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2篇
  免费   143篇
  国内免费   41篇
财政金融   62篇
工业经济   48篇
计划管理   222篇
经济学   652篇
综合类   447篇
运输经济   2篇
旅游经济   11篇
贸易经济   212篇
农业经济   1088篇
经济概况   46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116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130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139篇
  2013年   205篇
  2012年   195篇
  2011年   247篇
  2010年   203篇
  2009年   248篇
  2008年   268篇
  2007年   199篇
  2006年   216篇
  2005年   150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821.
重庆市地表起伏度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地貌复杂多样,地表起伏度大,通过对重庆各区县地表起伏度研究和计算,可定量了解重庆山水起伏骨架指数。以空间分辨率为30m、投影为WGS84_UTM的ASTER GDEM V2全球数字高程数据为基础,在ArcGIS10.1中利用投影面积比法计算重庆各区县地表起伏度指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地表起伏度与2008~2013年各区县农业生产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并建立系列模型。结果表明:1重庆西部较为平整,地表起伏度比中、东部地区低,地表起伏度最大的是东北部的城口、巫溪、巫山,最平整的是西部的荣昌、潼南、大足。2基于重庆市31个县域的统计分析,地表起伏度标准化指数每增加0.1,粮食单产减少约0.37t/hm~2,农林水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增加约1.1%。3地表起伏度对耕播面积比例影响力最大,其可决系数R~2达到0.8859。4农业产出不变时,农业投入随地表起伏度的增加而增加,地表起伏度与综合指标(农业产出投入比)所建指数模型的可决系数R~2为0.8296。  相似文献   
822.
823.
China has achieved impressive increases in agricultural output in recent decades. Yet, past approaches centred on a growing use of fertilizers, pesticides, fuel and water are not likely to achieve the required 30–50% additional increases in food production by mid-century. We show that efficiencies of production are falling and the costs of environmental harm are increasing. Agricultural innovations that improve natural capital are urgently needed. Conservation agriculture (CA) is now practised on >8?Mha in China and is offering promising prospects of both enhanced yields and environmental services. Our meta-analysis of 60 papers with 395 observations in China shows notable benefits from CA. Mean yield increase was 4.5% or 263?kg?ha?1 for wheat, 8.3% or 424?kg?ha?1 for maize, and 1.65% or 250?kg?ha?1 for rice. In 34 datasets from 22 published papers (experimental duration: 2–17 years), 26 datasets (76.5%) show that CA increased yield and soil organic carbon (mean SOC increase of >3?g.kg?1 in 0–10?cm soil depth) when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tillage. Key priorities for the spread of more sustainable forms of agriculture in China are national policy and financial support, better coordination across agencies, and better extension for farmers.  相似文献   
824.
The forces of production in rural South Africa an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agricultural sector form the central theme of this paper. It shows that the long‐term lack of dynamism of capitalist development in South Africa as a whole is reflected in and is responsible for failures of rural development. These failures have resulted in acute suffering, not least in Eastern Cape province, where barriers to dynamic capitalist growth remain very high. The paper concludes with proposals for promoting more rapid wage employment growth and capitalist development and for protecting vulnerable rural residents from the worst consequences of such development. The proposals are contrast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wisdom in South Africa, especially the rural development strategies proposed by the current government.  相似文献   
825.
我国休闲农业发展态势、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展休闲农业对推动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利用文献分析方法,对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的主要背景、发展阶段、规模结构及经营模式等发展态势进行综合分析发现,我国休闲农业发展主要经历了兴起阶段、初期发展阶段、规范经营阶段等3个发展阶段;现有休闲农业结构中,农业观光游和农家乐模式占比较高,分别为34%和16%;根据功能和内容不同,可将休闲农业发展模式划分为田园农业旅游模式、休闲度假旅游模式、民俗风情旅游模式、科普教育旅游模式、农家乐旅游等5种模式。最后对目前我国休闲农业发展面临的科学规划不到位、管理及服务水平较低、档次及品位偏低、政策扶持力度不够等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从科学规划,突出休闲农业特色;加强组织领导;规范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加强景点基础设施建设,拓宽投资渠道;加大宣传和营销力度等5个方面进行对策探讨。  相似文献   
826.
近年来,我国农业经济面临资源与环境的严峻挑战,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成为了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文章以广东省为例,探讨在低碳背景下如何走出一条低排放、低污染、低投入、低能耗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对低碳经济下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挖掘制约广东省农业发展的几点问题,如耕地面积逐渐减少、农业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自然灾害频发,水土流失加剧、森林生态系统脆弱、农民受教育程度较低,素质偏低、农业科技含量低,转化成果速度慢等。明确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过程中的选择途径有发展循环农业经济、生态农业经济、有机农业经济,发展观光、休闲农业经济。并提出建立低碳能源结构、建立低碳的生产结构、实施低碳技术、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长效机制,旨在为其他相似地区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过程中如何选择路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27.
[目的]为科学测度黄河流域特定区域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方法]文章以黄河下游河南、山东两省及其17个地市为研究对象,基于省级和市级数据,依据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内涵、思想与要求,从农业生产高效益、农业产品高质量、农村居民高收入、资源利用高效率、环境质量高水平5个准则层出发构建黄河下游沿黄地市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模型得出测度值,对下游省、市两级发展水平进行对比分析;再结合聚类分析法把相对优、劣势相同的地市分类,明确各类地市未来发展重心;最后通过各地市空间分布状况直观地观测各地市间的差异。[结果](1)黄河下游地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总体水平山东省略高于河南省。(2)下游沿黄17个地市中济南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最高,新乡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最低。(3)根据相对优、劣势把17个地市划分为6类。[结论]沿黄地市农业高质量发展各有其短板和优势,市级间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差异较大,提升重点是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着力补齐发展短板,以实现黄河下游地市农业高质量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28.
农业生产托管推进小农生产现代化的逻辑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大国小农”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情,未来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难点是如何实现小农户生产经营现代化。针对现阶段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面临的“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种地如何赚钱”等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从而为进一步丰富农业生产托管实践路径提供借鉴。[方法]文章采用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推进生产托管服务主体联合、推动小农户组织化、满足农户个性化生产经营需求、健全小农户与市场主体的利益联结机制、建立农业生产托管的风险分担机制等五个方面,系统梳理农业生产托管推进小农生产现代化的逻辑创新。[结果]农业生产托管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将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的作用,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同时也巩固了农户家庭经营的主体地位,没有将小农户排斥在现代农业发展的轨道之外。[结论]提出灵活推进各种规模化经营模式、提升小农户组织化程度、培育农业生产托管供需市场等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829.
中国分地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对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至关重要。[方法]文章根据农业农村现代化内涵,构建一个包含28个具体指标的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体系,参考发达国家经验和我国实际,确定各指标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目标值,对2015—2019年全国及各地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进行分析。[结果](1) 2015—2019年全国层面农业农村现代化由发展阶段提高到了提升阶段,但目前存在农业现代化发展增速较慢和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较低的问题。(2)从地区差异来看,2015—2019年各地区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都有了显著提升,华东沿海地区、中部地区与长江流域、西部地区与东北地区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依次降低。(3)按近几年增速预测,2035年全国层面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问题不大,但是部分地区会有一定困难。[结论]最后提出推进农村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完善金融机构对农业农村支持,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乡村建设机制,重点加强西部、东北地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30.
[目的]从作物种植专业化程度视角考察农业种植结构变化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以及农业技术的作用,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可行的路径。[方法]文章首先从理论上阐述了作物种植专业化和多样化对农业产值、农业污染和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以及农业技术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并运用2004—2018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不含港澳台西藏)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作物种植专业化和多样化对农业产值、农业面源污染和农业碳排放以及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结果](1)作物种植专业化显著促进了农业产值增加、农业面源污染和农业碳排放减排和农业生态效率的提高,作物种植专业化水平每增加1个单位,农业产值将增加1.6%,农业面源污染和农业碳排放将减少0.001个单位,农业生态效率将提高0.009个单位;(2)作物种植多样化对农业面源污染和农业碳排放减排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对农业产值和农业生态效率的提高有负面效应,作物种植多样化水平每增加1个单位,农业面源污染和农业碳排放将减少0.072个单位,农业生态效率将降低0.699个单位;(3)当一般性农业技术水平高的时候,作物种植专业化对农业产值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当低碳型农业技术水平高(大于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