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03篇
  免费   613篇
  国内免费   166篇
财政金融   462篇
工业经济   142篇
计划管理   1111篇
经济学   2158篇
综合类   1877篇
运输经济   75篇
旅游经济   147篇
贸易经济   789篇
农业经济   5813篇
经济概况   2108篇
  2024年   75篇
  2023年   272篇
  2022年   326篇
  2021年   397篇
  2020年   533篇
  2019年   353篇
  2018年   372篇
  2017年   431篇
  2016年   434篇
  2015年   422篇
  2014年   852篇
  2013年   757篇
  2012年   1135篇
  2011年   1307篇
  2010年   1168篇
  2009年   1135篇
  2008年   1036篇
  2007年   950篇
  2006年   863篇
  2005年   561篇
  2004年   440篇
  2003年   278篇
  2002年   179篇
  2001年   146篇
  2000年   100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51.
农村金融体系建构和改革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障。实践证明,以往以机构范式为指导的农村金融改革忽略了对农村金融体系功能的关注,往往是以牺牲效率或违背市场发展方向为代价的。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农村金融体系建构和改革,以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求为依据,明确了农村金融体系的功能定位,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农村金融体系的机构构成和各自的职能分工,以期为我国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和有效的路径。  相似文献   
52.
农村创新分为原始要素主导、初级要素主导、中级要素主导和高级要素主导四个阶段,包括需求创新、要素创新、产业创新、环境创新、组织创新、体制创新和文化创新.长江上游地区农村创新总体上处于初级要素主导阶段,并存在七大障碍.因此,长江上游地区农村创新的基本模式是政府主导型的,必须全面建立初步的农村创新体系;构筑利于中级水平创新的钻石结构,推进重点农村区域的创新;打牢农村小康的环境基础和村民素质基础,突破难点区域的农村创新.  相似文献   
53.
目前,消费不足是制约内需扩大和经济高效增长的关键因素。而在消费中,与城镇消费相比,农村消费严重滞后,因此刺激消费的重点在于启动农村消费。制约农村消费需求增长的因素有很多,然而针对不同收入层次的农民,影响其消费的各主要因素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应区分不同收入层次,施以不同对策措施,启动农村消费。  相似文献   
54.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现状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文章在论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阐述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倡导城镇化及发展劳动密集的第三产业,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就业岗位。  相似文献   
55.
对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低保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我国仍然处于探索阶段,由于各地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确定自己的农村低保对象、低保标准及管理办法等,导致农村低保在各地区之间发展极不均衡。在新农村建设中构筑立体的农村低保资金筹措体系、确定客观而合理的农村低保覆盖面及促进农村低保与其他农村保障制度合理衔接是解决现存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56.
我国农村金融风险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一个具有典型“二元经济”特征的发展中农业大国,农村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有效支持。农村金融基于自身各种因素的影响,在我国农村金融领域也积聚了大量的风险因素,如果不对农村金融的风险进行及时有效地防范与化解,将会影响农村经济环境的稳定,从而危及到社会的稳定。本文结合我国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的实际,提出了一些控制我国农村金融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57.
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着基础性的 ,深远的影响 ,我国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区域特征已形成 ,但在空间布局、发挥区域资源比较优势、区域国土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 ,应该在国土资源调查评价、规划、参与世界经济分工协作、法制建设、技术进步等主面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8.
发展小城镇是农村城市化的必然选择,而小城镇的发展程度和水平,则依赖于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农业人口知识化及城市化的互动作用。为了使农村城镇化有质的飞跃,必须以工业理念管理现代农业,以园区管理理念整合农村工业,以育人理念提高人口素质,以城市管理理念提升城镇水平。  相似文献   
59.
实行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制度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果,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关键。坚持和完善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制度可以从根本上保障农民的主体地位和农民的经济、政治发展权益,可以有效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0.
农民合作社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改变了单家独户进入市场的弱势地位,解决了农民进入市场的难题。农民合作社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有利于农民素质的提高,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农村的民主法制建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合作社的积极作用,减少合作社发展过程中的不利因素,扶持并规范合作社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