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79篇
  免费   629篇
  国内免费   166篇
财政金融   462篇
工业经济   142篇
计划管理   1110篇
经济学   2158篇
综合类   1877篇
运输经济   75篇
旅游经济   147篇
贸易经济   789篇
农业经济   5806篇
经济概况   2108篇
  2024年   67篇
  2023年   272篇
  2022年   326篇
  2021年   397篇
  2020年   533篇
  2019年   353篇
  2018年   372篇
  2017年   431篇
  2016年   434篇
  2015年   422篇
  2014年   852篇
  2013年   757篇
  2012年   1135篇
  2011年   1307篇
  2010年   1168篇
  2009年   1135篇
  2008年   1036篇
  2007年   950篇
  2006年   863篇
  2005年   561篇
  2004年   440篇
  2003年   278篇
  2002年   179篇
  2001年   146篇
  2000年   100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861.
基于对国内外相关领域重要研究成果的概括.对土地增值的含义、土地增值收益的形成机制、土地增值收益的分配与测算、土地增值管理工具等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土地自然增值是社会经济进步的结果,是研究关注的重点,土地增值在不同利益主体间的分配则是研究的难点。我国土地增值管理中的突出问题表现为土地产权界定不清晰。土地增值收益流失、回归途径缺乏;征地补偿标准过低、农民权益受损;土地租、税、费体系不合理。未来应加强对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和管理的实证分析、分类研究;必须加强基于土地公有制基础上的土地产权理论、土地租税理论和土地增值收益管理理论创新研究。  相似文献   
862.
制度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农村基层社会组织的发展。有效制度供给不足、价值取向偏差、行为效度有限是当前我国农村基层社会组织制度环境中的主要政府制约因素。优化农村基层社会组织的制度环境,应消除模糊认识,端正官员态度,明确政府责任;应改革和创新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机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培育扶持力度和规范引导。  相似文献   
863.
农村人口空心化是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必然趋势,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快,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导致农村劳动力减少,出现了农村人口空心化现象。人口空心化使得农村在公共事务管理、经济发展、文化教育发展中面临诸如村民政治参与不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经济发展缓慢、文化认同发生改变等一系列乡村治理困境。对于西部地区,人口空心化对经济、文化、公共事务管理等方面的影响更为明显,造成农村发展脚步迟缓。  相似文献   
864.
城镇化建设是我国正在经历的一次经济与社会结构转型。通过对城镇化进程的再定义,指出居民幸福感提升应是判断城镇化建设成败的终极标准。要在城镇化进程中提升居民幸福感,就必须解决好城乡居民生存与发展机会的分配问题。结合世界各国城镇化的经验教训提出,产业竞争力问题、“三衣”问题和公共服务质量问题是城乡居民生产与发展机会分配过程中的三个核心问题。以天津市农村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实践为例,进一步分析解决好三个核心问题的必要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865.
面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所扩大的现状,文章利用《湖南统计年鉴》内的数据测算了2004-2013年十年内城乡居民收入的泰尔指数,分析了经济发展不平衡、人力资源差别、房地产畸形发展等扩大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通过对城乡居民收入泰尔指数变化的研究,探讨了发展城乡经济、加大财政投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等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路径。  相似文献   
866.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效率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效率问题的新制度经济学与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研究两种路径相互脱节的困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效率是由农村资源禀赋状况、农业生产宏观经济环境和农民生产行为共同决定的。农村土地制度演变是制度创新与资源配置双重合力推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867.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民众生活压力骤然增大.究其根源,见仁见智.文章认为,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展失衡是导致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的主要原因.多年来,受“重工轻农”思想观念的主导,各级政府以牺牲“三农”来支撑高速工业化和城市的快速扩张,导致了耕地面积和“职业农民”的锐减,农产品的生产能力严重不足.因此,必须修正宏观经济政策,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  相似文献   
868.
运用2004~2013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对金融发展水平与农村地区贫困的关系问题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论表明,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能够通过金融机构农村信贷资金投放这一渠道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主要体现在较高金融发展水平的形成对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拉动而有助于农村贫困减缓。但是从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区域的实证结果来看,中部和西部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能够对其农村地区贫困减缓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东部地区金融发展并不能减缓农村贫困,从而使得中国金融发展效应较大的地区差异在政策上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69.
本文基于2002—2011年省级面板经济数据,运用联立方程组模型分析财政分权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及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发现,财政分权既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又能够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同时,不同地区的财政分权对经济发展和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因财政支出结构的不同而不同。此外,研究发现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发展存在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关系,并得出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并没有达到拐点。  相似文献   
870.
1978年至今,中国西部农村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农业生产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实现了根本性的改善、农村公共服务显著提升。西部农村经济的巨大成就证明了,农村改革必须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以农村土地产权改革为基础,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并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的力量。在新阶段,还需在现代农业产业链的构建、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变、农村公共品供给机制的完善、农村金融的发展等方面进一步探索改革措施,推进中国西部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