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96篇
  免费   678篇
  国内免费   286篇
财政金融   854篇
工业经济   402篇
计划管理   2108篇
经济学   3304篇
综合类   3035篇
运输经济   144篇
旅游经济   254篇
贸易经济   1571篇
农业经济   6831篇
经济概况   2957篇
  2024年   131篇
  2023年   365篇
  2022年   408篇
  2021年   517篇
  2020年   771篇
  2019年   482篇
  2018年   478篇
  2017年   601篇
  2016年   626篇
  2015年   619篇
  2014年   1206篇
  2013年   1274篇
  2012年   1597篇
  2011年   1998篇
  2010年   1676篇
  2009年   1572篇
  2008年   1519篇
  2007年   1395篇
  2006年   1330篇
  2005年   858篇
  2004年   650篇
  2003年   448篇
  2002年   292篇
  2001年   214篇
  2000年   152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研究目的:科学探究乡村数字化转型对耕地绿色利用效率的影响机制,为推进乡村数字化转型赋能耕地绿色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非期望产出SBM模型,Tobit回归模型和面板门槛回归模型。研究结果:(1)中国耕地绿色利用率均值由2011年0.628上升至2021年0.845,年均增幅2.17%,空间上呈现“东部、西部、中部”和“粮食主销区、产销平衡区、粮食主产区”依次递减格局;(2)乡村数字化转型水平均值由2011年0.127增长至2021年0.259,年均增幅10.49%,空间上呈现“东部、中部、西部”和“粮食主销区、粮食主产区、产销平衡区”依次递减非均衡格局;(3)中国乡村数字化转型对耕地绿色利用效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存在区域异质性,东、中部地区乡村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较西部地区更为显著,粮食主产区和产销平衡区较粮食主销区更为显著;(4)乡村数字化转型水平越过门槛值0.261时,对耕地绿色利用效率促进作用呈现边际效应递减的单门槛非线性特征。研究结论:区域间应联通数字赋能耕地绿色利用的合作共享网络、扩大数字技术对耕地利用环境污染的缓释效应和衔接耕地利用主体数字化耕种需求,是实现耕地绿色利用的长效驱动路径。  相似文献   
992.
江苏省耕地保护区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江苏省58个县级行政区为区划单元,应用主成分析法得出影响耕地保护的4个主成分,在此基础上应用聚类分析法初步得出耕地保护区,再结合定性分析最后确定六大耕地保护区。从区划结果看,与江苏省综合农业区划相一致,与客观实际能很好地吻合,说明应用综合数值分析模型研究耕地保护区划是成功的。最后,对得出的六大耕地保护区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为有计划分区制定耕地保护政策、措施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93.
利用1998~2004年的土地利用结构数据,分析了黑龙江省土地利用现状和变化过程,在研究时段内耕地减少,林地和建设用地增加;浅析了土地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994.
闽江河口湿地景观生态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利用3个时期遥感影像作为基本信息源,计算景观格局指数和景观类型转移矩阵,分析和研究闽江河口湿地景观格局空间演变特征和景砚生态规划方案;研究结果表明,闽江河口淡水河流区和滨海咸水区景观格局存在空间异质性和人为干扰的程度的差异;闽江河口湿地受快速城市化的影响,湿地面临的保护与开发冲突矛盾日益凸现,从保护景观功能的角度,提出有别于自然保护小区的景观生态保护区的规划思路,将闽江河口湿地景观生态区划分为三类: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景观生态保护区、湿地公园.  相似文献   
995.
健康城镇化发展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针对近年来地方政府过度"土地城镇化"的现象,从城镇化的概念和内涵入手,提出了健康城镇化应是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土地城镇化、社会城镇化4个方面的协调发展;对1981~2004年我国的土地城镇化态势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土地城镇化与人口、经济城镇化之间的关系,发现经济城镇化是土地城镇化最根本的影响因素,指出人口和土地的城镇化都要以经济城镇化为基础,才能实现健康城镇化.  相似文献   
996.
赤峰市沙化土地面积广、危害重、治理难度大。造成土地沙化是长期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现经半个多世纪的治理,在生态环境改善和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力等方面已取得初步成效。文章指出,防沙治沙工作任重道远,当前在治理工作中仍然存在诸多不利因素。针对存在的问题,总结以往经验,提出了沙地治理的有效途径,建立以人为本实现沙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997.
采用层次分析法构造广东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对1998~2005年以来21个地级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进行综合评价:运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和聚类分析法对评价结果进行时空分析,从区位、经济等方面探讨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空间差异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98.
Research on the dynamics of tropical forest land use and cover change (LUCC) has focused on the three scenarios: (1) deforestation/degradation; (2) settled, degraded areas in recovery, and (3) sparsely settled, expansive, intact forest. Through examination of a central Quintana Roo, Mexico case study we propose a fourth scenario of a ‘sustainable landscape’: an inhabited, productively used, forested landscape that nonetheless shows little change or net gains in forest cover over the last 25 years. We use Landsat images to demonstrate a low incidence of net deforestation, 0.01% for the 1984–2000 period, the lowest recorded deforestation rate for southeastern Mexico.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s such as an agrarian reform process that established large common property forests for non-timber forest product extraction, and later innovations such as sustainable forest management institutions have driven the outcome of low net deforestation, added to multiple organizational processes that promote sustainable land use.  相似文献   
999.
研究目的:土地整理生态评价旨在为优化土地整理规划设计与实施,提高耕地质量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以GIS为支撑,建立土地整理生态评价综合评价模型.研究结果:土地整理生态评价为提高土地整理规划设计与项目实施的科学性、针对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研究结论: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采用栅格作为评价单元,可实现土地整理生态环境的定量评价,为更好地开展土地整理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000.
委托-代理理论及国有土地产权分级授权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在中央和地方政府土地利益博弈影响土地资源合理配置条件下,探讨中国国有土地产权管理新思路.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揭示了中国国有土地产权管理与委托-代理理论的内在关联,提出运用委托-代理理论指导中国国有土地产权管理.研究结论:中国国有土地产权分级授权管理能从根本上理顺土地产权关系,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