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7篇
  免费   137篇
  国内免费   30篇
财政金融   64篇
工业经济   85篇
计划管理   766篇
经济学   493篇
综合类   233篇
运输经济   41篇
旅游经济   56篇
贸易经济   263篇
农业经济   374篇
经济概况   199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113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150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158篇
  2013年   161篇
  2012年   199篇
  2011年   274篇
  2010年   158篇
  2009年   145篇
  2008年   147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105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Before embarking on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areas or regions it seems necessary to answer the following key questions: what goals of the parties involved can be realized, and where, when and how? To tackle these questions we have developed a ‘roadmap’, as part of an overal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rocedure for physical planning and spatial management in rural areas. The roadmap is a tool for the process manager and the people involved. It helps to find the way in the exploration of the potential social, economic and ecological benefits of developing the area or region. The purpose of using the roadmap is to alleviate doubts about the advantages of cooperating in pursui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 back-casting approach is applied to create appealing visions of the future and visualize mutual opportunities worth implementing. In this article we first describe the need for this new roadmap. We then describe its use, step by step and in some detail. An example of the exploration process is described and the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the roadmap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32.
ABSTRACT

Feminists have long acknowledged that gendered divisions in access to spaces of leisure, and how women and men physically take up that space, reproduce gender inequality. This article will explore how karate practitioners participate in the space of mixed-sex karate practice and how such uses of space de/construct gendered embodiments and a gender hierarchy. Data presented are drawn from nine months of ethnographic emersion within three karate clubs and 15 photo-elicitation interviews with karate participants from the three clubs. The findings of this paper suggest that whilst women often occupied spaces of expertise within the karate hall, gendered distinctions in uses of space emerged in the more subtle ways in which women and men used their voice, responded to the tacit and smelt dilemmas of sweat, and moved their bodies across physical space. This research highlights both the potential of physical leisure practice to ‘undo’ conventional gendered embodiments that particularly restrict women’s intentionality in the world, and the power of spatially attuned research to illuminate the minute ways in which unequal gender relations are naturalised, legitimised and done.  相似文献   
33.
在我国农村人口城市化的过程中,城市建设占用大量耕地的同时,农村居民点也在占用耕地.城市化不仅包括人口城市化,还包括土地利用城市化和耕地非农化城市化.通过人口城市化指标来表征人口结构、土地利用城市化指标和耕地非农化城市化指标来表征土地利用结构.在分析江汉平原人口城市化、土地利用城市化和耕地非农化城市化空间差异的基础上,研究了江汉平原人口结构和土地利用结构的空间差异与耕地非农化空间差异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2004年,江汉平原地区耕地非农化面积较多的市县主要集中在武汉市城市圈内;耕地非农化主要流向城镇用地、交通用地和工矿用地,但各市县的情况不一;土地利用结构的空间差异是形成江汉平原耕地非农化空间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4.
统筹城乡发展要求重构建设用地空间。分析了我国土地政策促进城乡统筹的现实困境,表现为城乡用地供需错位、土地要素缺乏流动性、置换指标区际交易机制不健全、收益共享机制不完善等;以此为基础,从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模式转换、置换指标跨县区流转、土地增值收益共享、规划引导4个方面构建了统筹城乡的建设用地空间重构机制;并提出要加强土地政策与相关政策的衔接,强化监管及保障体系建设,以充分发挥土地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35.
张掖市城乡建设用地布局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土地利用类型结构和布局趋向复杂化;以张掖市为研究对象,在充分调查张掖市城乡建设用地现状的基础上,从数量、布局等方面分析了城乡建设用地存在的问题,通过对用地规模的预测,提出相应的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36.
文章总结了河南省新世纪在煤矿、铝土矿、有色金属矿和金矿等矿种找矿上的重大进展,评价了这些进展对全省地质工作的启示;从政策、技术、效益、科学和新思想观念等不同层面分析了制约全省深部找矿和整装勘查突破的主要因素;结合河南省成矿地质条件和地质勘查工作现状,围绕实现找矿重大突破,提出了全省地质勘查工作布局的具体建议意见。  相似文献   
37.
制度层面上,我国地下空间开发管理立法缺失,缺乏专门具体的地下空间资源开发管理机构,缺乏整体规划和长远战略。建议:一是建立健全我国地下空间资源开发管理的法律体系,从法律上明确地下空间权,建立我国地下空间开发管理的专门法律,完善地方地下空间资源开发管理的法规体系;二是建立明确具体的地下空间开发专门管理机构,在该机构内明确各个职能部门和下属机构(单位)的管辖范围和执法力度,针对各个地下空间的分支领域进行具体明确的管理;三是对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总量、需求量、已开发量以及保留待开发量等数值进行综合研究分析,结合地方发展特色,制定综合的城市长远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38.
新时期国土综合整治分类体系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目的:按照"自上而下"思路,借鉴人地关系思想,构建国土综合整治内涵解析框架,提出国土综合整治分类体系,探讨分类体系的规划衔接与落实途径。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理论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研究结果:(1)根据国土综合整治的多层次性,提出了从内涵解析到广义国土综合整治分类到新时期国土综合整治分类的分类体系构建思路;(2)按照"空间—系统—途径"逻辑,依据尺度性、独立性、综合性、稳定性、开放性等原则提出了广义国土综合整治分类框架;(3)通过梳理国土空间相关规划中国土综合整治的目标、类型与定位,结合当前管理制度和国土空间规划定位,构建了包括5个大类、11个亚类和23个小类的国土综合整治分类体系,提出了不同类型的整治导向和参考指标,分析了分类体系的落实途径。研究结论:新时期国土综合整治分类体系构建应以内涵解析为基础,以行业管理要求和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定位为分类依据,体现整治对象和目标的综合性、分类框架的系统性与动态性以及分类结果的可实践性。  相似文献   
39.
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分区划定研究——以平潭岛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在明确自然生态空间内涵和分类的基础上,探讨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分区划定的逻辑框架和技术方法,提出自然生态空间分类、分级管制规则。研究方法:文献综述与GIS空间分析。研究结果:根据不同自然生态系统类型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将自然生态空间类型划分为森林生态空间、草地生态空间、湿地生态空间和荒地生态空间;基于景观功能识别并按不同管控等级将自然生态空间管制类型区划分为红线区、橙线区和黄线区;同时,依据不同地块主要功能进一步确定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分级,划定用途管制分区结果。研究结论:基于"区域主体功能—景观主导功能—地块主要功能"的自然生态空间管制分区划定逻辑框架,可为构建以功能分类、用途分区、管控分级为导向的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体系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40.
研究目的:从多元农业经营主体这一本源入手,运用共生理论,构建"以人为本、互利互惠"的生产空间重构路径,旨为其开展重构提供一新思路。研究方法:参与式农户调查,共生理论量化方法。研究结果:2010-2015年大柱村形成三对稳定的农业经营共生体,其共生关系均处于非对称互惠共生阶段;共生界面是影响农业经营主体共生关系变化的关键因素,其中劳动力、农业基础设施、惠农政策是大柱村主要共生界面阻尼介质。研究结论:多元农业经营主体是生产空间重构的本源,共生界面是关键,共生效益是目标,构建"强化主体共生能力—夯实共生界面—保障共生利益"的生产空间重构路径,能确保村域内"资源共享、义务共担、环境共建"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