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205篇 |
免费 | 751篇 |
国内免费 | 17篇 |
专业分类
财政金融 | 141篇 |
工业经济 | 197篇 |
计划管理 | 916篇 |
经济学 | 1120篇 |
综合类 | 388篇 |
运输经济 | 48篇 |
旅游经济 | 115篇 |
贸易经济 | 366篇 |
农业经济 | 1100篇 |
经济概况 | 58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82篇 |
2024年 | 193篇 |
2023年 | 185篇 |
2022年 | 236篇 |
2021年 | 238篇 |
2020年 | 319篇 |
2019年 | 258篇 |
2018年 | 184篇 |
2017年 | 222篇 |
2016年 | 168篇 |
2015年 | 207篇 |
2014年 | 228篇 |
2013年 | 342篇 |
2012年 | 346篇 |
2011年 | 317篇 |
2010年 | 251篇 |
2009年 | 189篇 |
2008年 | 183篇 |
2007年 | 189篇 |
2006年 | 181篇 |
2005年 | 104篇 |
2004年 | 87篇 |
2003年 | 57篇 |
2002年 | 54篇 |
2001年 | 36篇 |
2000年 | 26篇 |
1999年 | 16篇 |
1998年 | 11篇 |
1997年 | 14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10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5篇 |
1987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9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51.
点轴系统理论及其拓展与应用:一个文献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点轴系统理论自1984年提出以来,随着该理论在科学基础、形成机理、过程模式等方面的不断完善,已初步形成了一个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在此基础上衍生的"T"型空间开发战略广泛应用于国土开发和经济布局,成效显著.自该理论提出以来,在理论拓展和实践应用中涌现出一批成果,点轴系统理论的研究与应用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952.
研究目的:评价吉林省土地利用空间均衡度可以正确理解吉林省目前土地使用状态,为制定准确的土地利用制度与政策提供依据。研究方法:极值标准化方法、算术平均法和几何平均法、聚类分析法。研究结果:吉林省土地利用9市(州)中,长春市、辽源市、吉林市处于开发过度状态,四平市、松原市、白城市为相对均衡状态,通化市、白山市、延边州为发展不足状态。研究结论:区域土地空间均衡是区域开发规模和强度与空间实际供给能力的相对协调;吉林省区域土地供给能力为东南部最大,东北地区最低;开发的强度表现为中—西—东的区域开发递减;区域土地空间均衡度为中—西—东部地区呈现过度开发—相对均衡—开发不足的规律分布。 相似文献
953.
以\"一带一路\"国内沿线18省(市)作为研究对象,基于2009—201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首先利用区位熵测度了物流产业集聚水平,然后利用全局Moran’s I对\"一带一路\"国内沿线地区的GDP进行空间依赖特征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物流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促进了国内沿线地区物流产业的集聚化发展;物流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有较强的相关性,并在空间上具有显著的经济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954.
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空间布局混乱,而现有关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空间研究方面存在理论与方法缺陷。文章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空间格局及机制、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空间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统一空间研究领域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结论为现有研究存在理论体系尚未建立、研究内容不健全、研究方法以定性描述和空间描述为主等问题。建议未来该领域研究应跳出传统土地管理相关理论,多学科交叉,探索地理学、经济学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空间研究方面的理论框架;基于空间格局—演变机制—优化配置的思路,构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空间格局演变动力模型、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空间与人口/产业的相互影响模型、城乡建设用地统一空间模型,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空间格局及其演变机制、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空间与人口/产业的协调机制、城乡联系机制下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空间优化3方面来开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空间研究。 相似文献
955.
旅游者认知地图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认知地图是行为地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本文在梳理认知地图的概念体系、地理学与心理学对认知地图研究基础上,综述了近30年国内外旅游者认知地图的研究.研究发现:①旅游者认知地图是具有空间定位功能的、动态的、三维的旅游环境综合表象;②受旅游活动特点和旅游地类型影响的旅游者形成了独特的认知地图类型与空间结构;③旅游者在环境习得速度和过程方面都与一般环境学习存在显著差异;④旅游者认知地图形成过程中的人类影响因素主要表现为游客类型影响因素;⑤旅游领域的研究多采用适合现场情境的方法和技术;⑥旅游者认知地图研究尚处于不成熟阶段,主要表现为研究思想、内容和方法技术等方面的缺陷.最后提出旅游者认知地图几个多学科的重要命题.旅游者认知地图研究对于旅游规划、旅游目的地营销和旅游空间行为研究具有一定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56.
ABSTRACT Land market regulations are often justified by the assumption that activities of foreign and non-agricultural investors drive up prices in domestic land markets. However, empirical knowledge about the dynamics of agricultural land prices across borders is sparse. Using the German reunification as a natural experiment, we study the effect of the former inner German border on the dynamics of agricultural land prices in East and West Germany. We apply a land price diffusion model with an error correction specification to analyse spatial agricultural land markets. A novel feature of our model is its ability to distinguish price diffusion within states and across state borders. We provide evidence for a persistent border effect given that the fraction of spatially integrated counties is larger within states than across the former border. Moreover, we observe non-significant error correction terms for many counties along the former border. From a policy perspective, it is striking to realize that even 25 years after German reunification, pronounced land price differences persist. It is quite likely that price diffusion through existing borders within the EU would take even more time given language barriers, different institutional frameworks, and information asymmetries between domestic and foreign market participants. 相似文献
957.
基于社会网络理论的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研究——以京津冀地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深入探讨了社会网络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并首次将区域旅游作为研究对象,构建区域旅游空间结构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最后以京津冀地区为例分析论证,提出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958.
[目的]当前全球范围内公共安全事件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世界粮食生产和供应链,粮食安全系列问题由此引发学术界与政府部门广泛关注。贸易流通不稳定的背景下,科学分析全球粮食安全和风险格局时空特征对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以及保障全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以往研究缺乏对全球粮食安全和风险格局的长时序时空特征分析。文章通过结合粮食生产和消费数据对全球粮食安全和风险格局进行长时间序列研究,并探索全球粮食安全和风险格局时空规律。[方法]基于1961—2017年全球各国粮食生产和消费统计数据,综合运用波动系数、重心分析、粮食短缺指数和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等分析方法,对全球粮食生产、消费、风险及相对风险格局进行了分析,探究了全球粮食安全和风险格局的时空规律。[结果](1)研究期间全球和中国粮食生产及消费呈显著上升趋势,疫情和蝗灾等重大突发事件会对粮食生产消费格局造成一定影响;(2)全球整体粮食安全总体从中等风险下降至低风险,中国粮食安全风险近60年持续降低,2017年处于低风险等级;(3)中国粮食资源承载力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非洲、拉丁美洲以及东南亚地区粮食安全相对风险波动较大。[结论]世界粮食安... 相似文献
959.
This paper uses a spatial econometrics approach to study the industry risks in China’s stock market. We comprehensively consider the real linkage and information risk transmission channels and analyze the risk spillovers of specific determinants. Our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e following: 1) The real linkage channel and information channel are both effective transmission channels for driving spillover effects, and the information channel is of the utmost importance. 2) The spillover effects of specific determinants exist and are persistent. The superposition of spillover effects may lead to extreme risk. 3) The transmission channels and spillover effects are asymmetric in different regimes. 相似文献
960.
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途径。基于绿色生产方式的内涵和外延,构建了涵盖绿色产业布局、绿色生产过程和绿色制造体系三个维度26个指标的长江经济带绿色生产方式指标体系,运用定基极差熵权法测度2015—2020年长江经济带生产方式绿色化水平作为其绿色生产方式的量化指标,并采用核密度估计、空间可视化分析及耦合协调度分析,对其时空演化特征和协同效应进行全面分析。研究发现:2015—2020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的生产方式绿色化水平实现了较快提升,整体上呈现逐年上升态势,但沿线省(市)间生产方式绿色化水平的差异逐渐扩大;长江经济带生产方式绿色化水平呈现空间正相关性,但这种空间相关性在2017—2020年逐渐减弱。长江经济带生产方式绿色化水平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呈现出“下游地区>中游地区>上游地区”的分布格局。长江经济带绿色生产方式中绿色产业布局、绿色生产过程和绿色制造体系三个维度的协同效应逐渐增强,但是整体协同水平依旧较低、地区差异明显,协同能力仍需提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