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2篇
  免费   126篇
  国内免费   50篇
财政金融   104篇
工业经济   129篇
计划管理   401篇
经济学   502篇
综合类   432篇
运输经济   18篇
旅游经济   56篇
贸易经济   324篇
农业经济   415篇
经济概况   337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141篇
  2012年   212篇
  2011年   260篇
  2010年   202篇
  2009年   190篇
  2008年   219篇
  2007年   237篇
  2006年   166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20世纪70年代起,国外学者在制造业产业集群基础上开始研究生产性服务业集聚问题,认为生产要素、需求条件、制度与环境和区位选择是影响集聚的主要动因。随着信息通讯技术普遍运用及知识密集程度提高,生产性服务业不仅对整个产业链的融合程度和产业关联效应显著增加,且降低对地理区位的要求,在传统集聚模式基础上不断涌现出虚拟、生态和链群等创新集聚模式。本文针对现有关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机理、影响因素、集聚模式和演化动力机制的研究进行梳理和简单评述。  相似文献   
942.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创新能力、研究能力、实际工作能力以及学生整体综合素质的提高。正确评价该课程教学质量是完善课程教学理念、方法,最终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根据MIS课程教学特点,构建教学质量评价模型及指标体系,可设立4项三级指标;12项二级指标;37项三级指标。研究显示,该指标体系用于MIS课程教学质量的评价后,相关决策部门可将其作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等改革的决策依据,从事MIS课程教学的教师可根据该指标体系作为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依据。此外,也可为深入研究应用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43.
刘逸  陈銮  刘子惠  陈逸敏 《旅游学刊》2022,37(2):94-104
产业集聚是经济地理学的经典议题,但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生产型服务业,对基于消费逻辑生长的旅游休闲服务产业关注不足,尚未充分揭示其集聚特征。文章借助地理信息科学领域的空间分析算法,以广州城市休闲娱乐业为例,对城市休闲产业集聚特征展开探索式研究。具体而言,该文基于地理空间分析中的最大团挖掘算法,编制出同位模式,对184249条广州市的休闲兴趣点(POI)数据,计算最为流行的空间共现关联,以此捕捉城市休闲产业空间集聚的基本组合模式,得到如下结论:第一,同位模式可以准确地捕捉出城市休闲产业的集聚模式,休闲产业基本上以三阶为组团单位(即3类业态),在城市空间上呈现出广泛的分布,四阶为组团单位的流行度显著降低,五阶基本不具备流行度。第二,在所有流行团中,美容美发店这类POI的中心度最高,是关联其他休闲业态的最核心要素,而美容美发和餐饮的组合,在三阶、四阶流行团中出现的次数最多,是休闲产业的集聚核,构成了城市各个休闲中心和节点的基本功能。第三,以资源为导向和需要特定产业环境的休闲产业,基本不具备流行度。该研究创新性地将空间同位模式应用到城市休闲产业中,且较为精准地捕捉到现有研究尚难以揭示的休闲产业集聚模式,积极推动了基于海量数据的城市旅游休闲产业集聚研究,其发现能直接为目的地营销、产业行业管理与城市规划提供新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944.
以长三角为例,采用LMDI模型和M-R模型从时空视角将2009—2019年长三角居民用电差异的驱动因素分解为人口规模效应、人口城镇化效应、家庭规模效应、用电强度效应。研究发现:用电强度、家庭规模、人口规模是推动长三角居民用电量增加的因素,用电强度推动作用最大,人口城镇化抑制了用电量增加;长三角居民用电量的空间差异在逐渐扩大,人口规模是上海、江苏空间差异的关键驱动因素,浙江空间差异主要来源于农村较高的用电强度,安徽则是由于农村较低的用电强度。降低江苏和浙江用电强度,提高安徽城镇化程度和农村用电强度,研发和使用绿色建材和智能电器是控制长三角居民用电增长和缩小空间差异的关键路径。  相似文献   
945.
目的 提高粮食生产效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任务,对粮食生产中典型的冬小麦—夏玉米复种模式的生产效率进行分析,可以精确把握粮食生产效率,为粮食生产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文章基于2007—2018年6省(市)面板数据,运用SBM-DEA和Fare-Primont模型从静态和动态视角对冬小麦—夏玉米复种模式的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分布和时序变动特征进行测算及比较。结果 冬小麦—夏玉米复种模式的平均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值分别为0.793和0.744;机械投入、农药投入和水资源投入的平均冗余率较高,分别为28.693%、26.670%和21.578%。剩余混合效率即投入产出混合比例优化是造成冬小麦—夏玉米全要素生产率地区差异的主要原因;冬小麦—夏玉米复种模式的全要素生产率波动中小幅上升,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和剩余混合效率是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冬小麦—夏玉米复种模式的低生产效率客观存在,应通过生产资料的科学合理投入,加快科技创新推广,推动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经营等方式来推动粮食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46.
[目的]保证粮食安全关乎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合理调控种植结构,优化粮食配比和产量,对于稳定粮食安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以大豆为主的油料作物多依赖进口,严重威胁我国的粮食安全,为了优化种植结构,提升油料作物自给率,对农户种植决策行为的研究十分必要,具有科学价值和政策意义。[方法]文章选取黑龙江省松嫩平原粮食主产区的主粮种植结构为研究对象,通过农户问卷调查并结合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以及作物空间分布数据,采用基于主体模型(Agent-based Model,简称ABM模型)模拟了2016—2020年农户作物种植(大豆、水稻、玉米)的决策行为以及作物空间分布格局。[结果]ABM模型模拟的平均总体精度为63%,结果显示种植决策行为与社会规范因素较为相关,例如:农户所处周边社会环境中大多数人种植水稻,该农户有较高的概率选择种植水稻;经济因素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例如:水稻种植收益高则更多人种水稻。根据ABM模型的情景分析结果显示,农户受周围农户种植决策影响程度越高,越倾向于选择周围农户的种植结构;而当大豆补贴金额变化时,农户更倾向于选择种植收入较高的种植结构。[结论]该研究构建的基于农户决策行为的...  相似文献   
947.
[目的]探讨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简称“特优区”)空间分布格局,不仅可为特优区的布局规划及建设提供参考,更对依托特优区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制定具有启示意义。[方法]文章以中国农业农村部公布的231个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为例,运用ArcGIS空间分析法,采用OLS、SEM、SLM及GWR回归模型,对其空间分布格局及集聚度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特优区主要分布在胡焕庸线东南方向,且在行政区界线处数量较多、密度较高,集聚特征明显,但主导产业类型不同集中分布区域不同;(2)特优区所在地一般距离省界较近,海拔较低、地形坡度值小,人均耕地面积较少,劳动力资源不足,但当地市场消费潜力大;(3)不同特优区所在地的总耕地面积、水资源条件、路网密度等存在区域差异,不具有共性特征。[结论]资源规模并非影响特优区发展的必要条件,地理环境和消费市场可能更为重要。最后得出关于特优区建设与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948.
TOD将交通系统的便捷高效和土地的集约利用深度融合,是构建城市发展新格局的关键。在TOD+PPP模式下,政府和社会资本通过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对轨道交通沿线的土地进行综合开发,利用土地增值收益反哺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提高轨道交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文中选取长三角地区的某条城际铁路,通过案例分析的形式介绍TOD+PPP的运作模式、开发方案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49.
当前,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际经济形势变化,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出现了逆全球化趋势,但国际分工深入发展,国际经济联系日益加深的事实不会改变.贸易保护主义其实也是一种国际竞争,是一种竞争策略.面对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我国提出了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采取了新的发展策略.经济循环畅通的首要条件就是生产与消费的有效对接,无论是国内经济循环,还是国际经济循环,都会涉及资源有效配置和产业结构调整.目前,我国要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提升发展动能,扩大国内经济循环,构建双循环良性发展新格局,一是要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疏通流通与分配渠道,促进国内生产与消费的平衡;二是要充分调动全国各群体、各阶层、各地区的积极性,把更多资源纳入双循环;三是要占领科技制高点,实施技术换市场战略,探索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  相似文献   
950.
研究目的:探索京津冀城市群县域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时空格局与驱动因素机理。研究方法:DEA模型、变异系数、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与Tobit模型。研究结果:研究期内,京津冀城市群县域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均值为0.709,年均效率显著提升,整体效率差异程度有所收敛。不同省市、不同层级区县效率均值存在显著的时空分化,空间集聚态势显著增强,“核心—外围”现象持续凸显。受区县行政级别和社会经济发展基础的双重梯度差距影响,不同因素的作用机理存在明显的差异性。研究结论: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亟需严控县域城市用地低效蔓延,促进产业形态和资源配置转型升级。打破行政级别壁垒,完善产业和功能的县际传导,深化城市群核心区域对于外围区县的辐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