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735篇 |
免费 | 378篇 |
国内免费 | 48篇 |
专业分类
财政金融 | 736篇 |
工业经济 | 396篇 |
计划管理 | 1204篇 |
经济学 | 3200篇 |
综合类 | 1392篇 |
运输经济 | 55篇 |
旅游经济 | 105篇 |
贸易经济 | 1162篇 |
农业经济 | 416篇 |
经济概况 | 1494篇 |
信息产业经济 | 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7篇 |
2024年 | 72篇 |
2023年 | 123篇 |
2022年 | 114篇 |
2021年 | 197篇 |
2020年 | 303篇 |
2019年 | 322篇 |
2018年 | 253篇 |
2017年 | 329篇 |
2016年 | 346篇 |
2015年 | 352篇 |
2014年 | 531篇 |
2013年 | 860篇 |
2012年 | 793篇 |
2011年 | 895篇 |
2010年 | 666篇 |
2009年 | 667篇 |
2008年 | 747篇 |
2007年 | 630篇 |
2006年 | 565篇 |
2005年 | 364篇 |
2004年 | 252篇 |
2003年 | 184篇 |
2002年 | 145篇 |
2001年 | 106篇 |
2000年 | 76篇 |
1999年 | 64篇 |
1998年 | 40篇 |
1997年 | 49篇 |
1996年 | 35篇 |
1995年 | 16篇 |
1994年 | 15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3篇 |
1988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5篇 |
198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实现技术进步型经济增长的条件、路径和策略研究——基于人力资本投资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创新效率和人力资本投资效率,采取渐进式技术进步以及经济危机的爆发和环保要求的提高等等,都可以激励企业家创新和劳动者的人力资本投资,使人力资本与技术进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这决定了技术进步型经济增长的实现。随着创新和人力资本投资的不断进行,生产模式将不断更新,那么前后相继新旧生产模式的生产曲线的包络线就构成了经济增长的路径。发展中国家依靠技术模仿,可以发挥"后发优势"而实现短期高速增长,但是这种增长模式很难持续。采用技术模仿与技术创新相结合的技术进步方式,才是发展中国家实现长期增长和经济赶超的最佳策略。 相似文献
982.
目前,基于空间计量模型方法检验经济增长收敛的众多研究成果尚缺乏系统的总结梳理。透过空间计量理论模型的发展脉络,归纳了空间效应识别检验方法、空间计量模型的两大代际划分——截面数据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空间计量模型的估计方法。按国家、省区、市县三个地理层级对运用空间计量模型检验经济增长收敛的实证研究成果进行总结评述,分析了空间截面数据模型的局限性和空间面板数据模型的相对优势,并针对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在实证中遇到的问题,提出进一步研究发展的方向,即在大数据背景下,利用空间面板数据模型进行经济增长收敛机制的检验。 相似文献
983.
Ulrich Thiessen 《Fiscal Studies》2003,24(3):237-274
Among the majority of high–income OECD countries, the degree of fiscal decentralisation has converged over the last 30 years towards an intermediate level. The theoretical arguments for and against fiscal decentralisation point to explanations for this tendency, because both extreme decentralisation and extreme centralisation are associated with disadvantages for economic growth. Hence, the observed trend of convergence would be growth–promoting. The paper analyses the long–run empir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 capita economic growth, capital formation and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growth, and fiscal decentralisation for the high–income OECD countries. The evidence supports the view that the relationship is positive when fiscal decentralisation is increasing from low levels, but then reaches a peak and turns negative. A policy implication is that policy–makers in several countries with relatively low degrees of fiscal decentralisation could possibly mobilise growth reserves by increasing it. 相似文献
984.
Christopher Freeman 《Futures》1984,16(5):494-507
Professor Nicholas Onuf argued in the February 1984 issue of Futures that those participating in the revival of interest in long waves of economic activity had generally failed to relate their analyses to the debate on growth spawned by Limits to Growth. The challenge is taken up in this article, which relates the two debates in terms of the role of technology in long-term growth and cycles; changes in ‘technological paradigm’ are seen as a major feature of each successive growth cycle. The article finally discusses the effects of paradigm change on employment and investment, and confronts the central issue of Onuf's paper—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effects of the micro-electronics revolution. 相似文献
985.
陆琳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1,(9)
内生增长理论认为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最为重要的助推力,推动技术进步的力量是对研发的投资和国际贸易的发展。随着经济贸易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对国际贸易、技术进步的关注程度日渐提升。通过深入分析国际贸易与工业行业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可以有针对性地应用有效手段对国际贸易进行调整,使其可以继续带动技术的进步并促进工业行业生产率的提升。基于此,论文探究了我国国际贸易、技术进步与工业行业生产率增长的关系,阐述了国际贸易、技术进步对于工业行业生产率的真实影响。 相似文献
986.
文章基于动态的一般均衡模型分析框架,利用中国1997--2040年的宏观经济数据和CO2排量数据,试图回答以下两个问题:第一,中国未来三十年的经济增长对CO2污染排量会有怎样的影响?第二,如何制定合理的政策实现中国政府承诺的CO2减排量?研究结论表明,如果实行正确的控污措施,在未来的30年里中国经济增长将不会造成CO2排量大量增加。通过对CO2排放量进行Divisia分解所得的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显示,污染排放量的有效控制可以通过重点减排活动、发展清洁燃料产品以及改进其使用技术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987.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两次历史性变化,中国的产业布局高度集中于东部,这与全国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任务相矛盾,也与全面推进城市化进程相矛盾。应实施“有重点协调式发展”的区域发展新战略,尤其要在中西部地区培育类似长三角和珠三角的新的经济增长极,通过产业发展推动中西部地区城市群的发展,进而加快全国的城市化进程。同时,还应调整产业结构,实施农民工就业补贴和就业培训,实行土地制度钭新。 相似文献
988.
我国市场化改革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市场化改革与经济增长是目前我国经济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通过梳理我国经济增长方面相关的研究文献,指出了现有研究中在估计方法与数据方面的不足,提出了一个可行的改进方法。并根据扩展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利用我国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采取直接估计的方法,在全要素生产率中把技术进步与市场化改革加以分离,分别测度了技术进步与市场化改革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我们发现我国的市场化改革对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正影响,贡献率达到14.22%。这对我国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改革,促进经济增长,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理论上与实证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989.
990.
本文利用19982015年间中国30个省级地区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将金融发展和实体部门经济之间的增长差异与金融发展的交互项纳入到计量模型中,实证检验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具有非线性关系。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取决于金融发展和实体部门经济之间的增长差异。当金融发展增速超过实体部门经济增速24.34%时,金融发展会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当增速差异不高于24.34%时,金融发展会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