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005篇 |
免费 | 569篇 |
国内免费 | 14篇 |
专业分类
财政金融 | 90篇 |
工业经济 | 70篇 |
计划管理 | 844篇 |
经济学 | 1287篇 |
综合类 | 1951篇 |
运输经济 | 1071篇 |
旅游经济 | 3258篇 |
贸易经济 | 862篇 |
农业经济 | 847篇 |
经济概况 | 130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5篇 |
2024年 | 119篇 |
2023年 | 122篇 |
2022年 | 158篇 |
2021年 | 219篇 |
2020年 | 264篇 |
2019年 | 386篇 |
2018年 | 328篇 |
2017年 | 449篇 |
2016年 | 359篇 |
2015年 | 230篇 |
2014年 | 594篇 |
2013年 | 1581篇 |
2012年 | 848篇 |
2011年 | 854篇 |
2010年 | 689篇 |
2009年 | 647篇 |
2008年 | 755篇 |
2007年 | 620篇 |
2006年 | 594篇 |
2005年 | 343篇 |
2004年 | 285篇 |
2003年 | 257篇 |
2002年 | 188篇 |
2001年 | 179篇 |
2000年 | 139篇 |
1999年 | 103篇 |
1998年 | 15篇 |
1997年 | 15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10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26篇 |
1984年 | 31篇 |
1983年 | 27篇 |
1982年 | 37篇 |
1981年 | 12篇 |
1980年 | 10篇 |
1979年 | 12篇 |
1978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农村居民旅游消费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考察旅游需求经济理论的基础上,选择1994-2008年的年度数据为样本,利用协整分析与误差修正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村居民旅游消费的决定因素。结果表明,农村居民旅游消费不仅受自身收入、消费习惯等因素的制约,而且受城镇居民旅游消费的影响。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收入弹性大,人均可支配收入仍是其旅游消费的最大制约因素;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有显著的不可逆性,"棘轮效应"明显;城镇居民旅游消费行为对农村居民有显著的"示范效应"。此外,农村居民居住消费对旅游消费有"挤出效应"。因此,在继续重视增加农民收入、拉动旅游消费的同时,可通过培养其良好的消费习惯、建立城镇居民旅游消费的正面示范机制,发展农村旅游休闲消费。 相似文献
102.
关于文化遗产旅游研究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文化遗产旅游在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作为其资源基础的文化遗产却缺乏一套完善的管理与开发体系。在理论上,文化遗产旅游也缺乏较为系统的论述分析了我国文化遗产旅游所存在的基本问题,同时对国内外的文化遗产旅游研究进行了回顾与评述,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文化遗产旅游研究的体系内容及其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03.
从分析武汉市对假日旅游客源市场的吸引力因素入手,指出了武汉市发展假日旅游的优势,进而利用“旅游者利益细分”的方法对武汉市假日旅游市场作了科学的细分,明确了目标市场的定位,最后提出了一系列具体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4.
中美农产品贸易互补性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运用贸易结合度、RCA指数、相似度指数、经常市场份额模型对中美两国的农产品贸易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美两国的农产品贸易存在较大的互补性,农产品贸易结合度不断提高;中国对美国农产品出口增长贡献最大的是农产品竞争力提升效应,美国对中国农产品出口增长贡献最大的是市场扩大效应。 相似文献
105.
以重庆市为例,选取了15个反映旅游经济和交通系统发展水平的指标,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1993—2013年重庆市旅游经济系统和交通系统的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重庆市旅游经济系统和交通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发展态势较好,耦合度从0.0119增加到0.6779,两系统的耦合互动效应由弱逐渐变强。目前两系统处在初级协调阶段,重庆市仍需加快交通建设以促进旅游经济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6.
从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以旅游资源概况为切入点,分析黑龙江省嘉荫县旅游产业发展的基本现状,指出目前嘉荫县旅游业的发展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如已经开发出了极具地域特色的精品旅游线路,旅游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大幅度上升;旅游业的产业化进程加快等。同时从产业定位、旅游产品品种、资金引入及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论述了这一县域旅游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为进一步提升其旅游竞争力、推动旅游产业发展提出了具体的建议。以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7.
粤港澳大旅游区发展模式创新研究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本文回顾了20多年来粤港澳大旅游区的发展历程,将粤港澳的旅游合作与发展划分为理念趋同、机制构建、制度变迁和模式转轨4个阶段,分析了制度性、市场性和技术性3个因素对粤港澳大旅游区创新路径的影响,提出了粤港澳大旅游区创新发展必须选择在“自由贸易区”基础上的区域一体化模式,阐述了建立多元化的协调机制、制定协同化的发展战略、构建集群化的产业平台、激活互动化的运作要素、实施主题化的整合营销、建设统筹化的泛珠三角是粤港澳大旅游区发展模式的基本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08.
基于大长三角旅游圈的安徽旅游发展战略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安徽旅游业作为大长三角旅游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研究大长三角旅游圈内旅游资源区域特征、旅游经济区域特征、旅游支持系统区域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安徽旅游业在大长三角旅游圈内的优势、劣势,指出安徽省应采取加快交通建设、加强区域合作、实施精品战略、提升旅游企业竞争力等战略更好地融入大长三角旅游圈。 相似文献
109.
110.
基于本底线的不同性质旅游危机事件影响比对研究——以中国4次旅游危机事件为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我国现代旅游业在发展历程中曾经历过4次大的旅游危机,分别是1989年的"6·4"风波、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1998年特大洪水和2003年的SARS疫情等.由于4次事件的性质不同,并且发生在我国旅游业不同的发展阶段,其对旅游的影响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差异主要表现在危机所造成的旅游损失程度不同、旅游危机影响的生命周期不同、危机后旅游补偿性恢复的反弹力不同等方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