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59篇
  免费   112篇
财政金融   874篇
工业经济   123篇
计划管理   417篇
经济学   1085篇
综合类   154篇
运输经济   30篇
旅游经济   23篇
贸易经济   266篇
农业经济   203篇
经济概况   495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2025年   1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91篇
  2021年   109篇
  2020年   242篇
  2019年   151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125篇
  2016年   112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52篇
  2013年   185篇
  2012年   284篇
  2011年   365篇
  2010年   208篇
  2009年   209篇
  2008年   269篇
  2007年   209篇
  2006年   225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There are major differences between ex ante corporate investment plans and ex post investments. The case of China is useful for understanding this problem because there is substantial time series and cross sectional variation in the ratio of utilized to contracted FDI (UC ratio), which is less than one in most province-year observations. Provinces may believe that they are rewarded for reporting higher levels of contracted FDI, which would lead to lower UC ratios and higher policy incentives in subsequent years. Alternatively, provinces may be rewarded for reporting data more accurately, which would lead to higher UC ratios and policy incentives in subsequent years. Empirical analysis supports the second, institutional theory and suggests that provinces may increase their rate of utilizing pledged FDI by strengthening their legal systems and reducing government bureaucracy.  相似文献   
2.
1997年后我国一直实施“积极的”货币政策 ,但货币政策在传导过程中出现了梗阻 ,所起的作用远不尽如人意。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最重要的一个间接货币政策工具 ,作为公开市场业务主体的国债市场是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基本依托。我国国债市场在规模、流动性等方面发展滞后 ,仍是一个不成熟、不发达的市场 ,这使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产生梗阻 ,严重抑制了货币政策效应的发挥  相似文献   
3.
本文构建的理论模型探讨了收入不平等、政策偏向与最优财政再分配之间的关系。模型显示:政策偏向是收入不平等与财政再分配恶性循环的决定因素。当政策偏向于穷人时,最优财政再分配系统的选择是提高税率,扩大对穷人的转移支付;当政策偏向于富人时,最优财政再分配系统的选择是降低税率,减少对穷人的转移支付。依据中国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1)中国收入不平等不断恶化,针对恶化的不平等而采取的财政再分配政策效果差,没能扭转不平等恶化趋势,政策偏向严重。(2)税收再分配政策偏向富人,使富人税负相对轻于穷人,居民收入不平等加剧;偏向于穷人的转移支付多为消费券(物),导致越扶越贫。为此,需要从调整所得税和转移支付政策等方面采取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4.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政策博弈及其治理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文描述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政策博弈的凸现与加剧,认为这种政策博弈的制度性根源是市场取向的分权制以及以GDP为核心的政绩指标考核体系,制度性根源对政策博弈具有传导机制.这种政府博弈的积极影响促进了中央政府政策的更加合理、完善,而消极影响则是中央政府调控能力大打折扣、中央政府遭遇信任危机和扰乱市场秩序.治理途径则在于建立新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关系,采取消除政策博弈的措施,即真正做到财权与事权的统一、建立居民的退出与呼吁机制、构建更加合理的政绩观与指标考评体系.  相似文献   
5.
“三元悖论”与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浅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三元悖论"作为经典的金融理论之一,反映了开放经济条件下汇率稳定性、资本自由流动性和货币政策独立性三者不可兼得的矛盾,为我国2005年7月21日开始实行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对我国经济中的"三元"即资本流动性、货币政策独立性以及汇率制度进行分析,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资本自由流动性不断增强的背景下,为保持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在2005年汇率改革的基础上,应该进一步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区间并研究、完善、及时调整货币篮子的币种及其权重,改善央行在外汇市场的干预机制,同时不断完善外汇市场产品和交易制度以及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在现行的地方政府控制土地出让收益模式下,城市房价波动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土地出让收入、财富效应、房地产税收以及房价波动的产业关联效应构成了财政增收的四种机制。基于2000—2010年的35个大城市的面板数据,我们定量分析了房价波动对城市财政收入的影响。结果显示,房价和总产出的变动显著影响了财政收入,从而为财政收入的高速增长提供了一种基于资产价格的解释。  相似文献   
7.
城市环境治理投入中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文章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总收益函数分析出发,指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地方政府环境治理、财政支出比例选择上存在的差异;运用混合战略博弈模型对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博弈行为进行分析,得出地方政府执行环境政策的最优概率及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环境政策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的最优概率;提出循环经济的推广使用及环境治理问责制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城市环境治理投入,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吕建黎 《特区经济》2008,228(1):59-61
为了解决中国由于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所产生的宏观经济内部失衡,以利率为主要工具的货币政策今年以来出现频繁变动。而用于解决由于外贸持续顺差所带来的外部失衡的人民币汇率政策却并没有及时地进行调整。因此,对中国货币政策和人民币汇率政策搭配是否合理的研究就成为实现中国宏观经济内外均衡的重要课题。本文就这一主题展开讨论并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提出了改善这两大经济政策搭配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基于货币超经济发行视角的流动性过剩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基于货币超经济发行视角对流动性过剩进行量化分析,主张流动性过剩源于金融系统不良资产的货币化和动员式的投资驱动型数量增长模式;认为流动性过剩以经济景气循环为前提条件,通过三条传导渠道对实体经济产生负向冲击;从而建议采取对冲性货币政策工具吸收流动性增量,财政冲抵和其它均衡措施消解流动性存量的有效政策组合从根本上消除流动性过剩对经济的不利冲击.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全球出口国别格局的变化为背景,分析20年来中国与美、日、欧等发达国家的双边贸易关系走势,指出中国在已成为出口大国的新形势下,需要以大国的心态来处理国际贸易事务,逐步改变多年来形成的一些习惯思维,调整一些因特定环境出台的刺激政策,以解决长期积累的一些结构性问题,为从出口大国走向出口强国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