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2256篇
  免费   447篇
  国内免费   702篇
财政金融   89942篇
工业经济   40995篇
计划管理   115185篇
经济学   72824篇
综合类   29558篇
运输经济   5677篇
旅游经济   1315篇
贸易经济   119376篇
农业经济   33020篇
经济概况   119926篇
信息产业经济   2253篇
邮电经济   3334篇
  2024年   335篇
  2023年   1500篇
  2022年   1738篇
  2021年   2105篇
  2020年   2173篇
  2019年   2225篇
  2018年   1035篇
  2017年   2346篇
  2016年   3654篇
  2015年   7217篇
  2014年   24152篇
  2013年   23779篇
  2012年   29886篇
  2011年   33146篇
  2010年   29634篇
  2009年   31682篇
  2008年   36160篇
  2007年   28498篇
  2006年   28000篇
  2005年   43257篇
  2004年   58652篇
  2003年   55936篇
  2002年   47402篇
  2001年   33779篇
  2000年   29930篇
  1999年   13329篇
  1998年   13665篇
  1997年   12388篇
  1996年   9315篇
  1995年   6179篇
  1994年   4536篇
  1993年   3766篇
  1992年   3327篇
  1991年   3564篇
  1990年   2622篇
  1989年   2047篇
  1988年   102篇
  1987年   94篇
  1986年   58篇
  1985年   48篇
  1984年   35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32篇
  1979年   4篇
  1958年   3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背景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我国未来发展趋势、发展模式、发展方式、发展目标做出的深刻判断,体现着深刻的理论意蕴。即高质量发展是追求更高的使用价值,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高质量发展遵循了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高质量发展与新发展理念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高质量发展是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键一环,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战略目标的重要推动力,高质量发展是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基本前提和根本保障。高质量发展源于马克思主义,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放管服"改革、完善创新体系、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则是其重要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42.
43.
许荣 《活力》2023,(5):4-6
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做出了伟大贡献。在这百年的历程中有很多的启示,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党找到了一条通往现代化的道路,解决了旧中国积贫积弱的实际问题,实现了国家发展的历史性跨越。本文通过归纳分析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探索和实践,从领导核心、发展动力、战略步骤三方面总结经验启示,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提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44.
45.
46.
"美好生活""高质量发展"既是经济社会发展概念,也是蕴涵着美好之意的美学概念。本文论述国民提高美学素质的重要性,并就新时代发展美学的组成部分进行了探讨,认为大致包括: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目的的经济美学,以建设美丽中国为目标的生态美学,以构筑中国精神为内核的文化美学,以和谐社会为追求的社会美学,以风清气正为导向的政治美学。  相似文献   
47.
随着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深入推进,培养创新人才、实现人才集聚成为重中之重。文章在对无锡太湖影视特色小镇的人才集聚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三个方面提出了无锡太湖影视特色小镇的创新型人才集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8.
49.
50.
在互联网金融背景和混业经营趋势下,我国"一行三会"分业监管制度弊端尽显,仅仅通过"加强监管",很难有效防止金融风险的发生。文章通过文献研究法,回顾中国金融监管制度的发展历程及其现状,分析其与现代混业经营趋势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认为:分业监管难以适应当前业态发展,统一监管已成趋势。"一行三会"的监管格局势必要改革,改革最终的方向是在"三会"的基础上建立中国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形成一个统一监管、分工明确、协调合作的现代化金融监管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