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18篇
工业经济   4篇
计划管理   50篇
经济学   28篇
综合类   23篇
贸易经济   45篇
农业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55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强东妮 《魅力中国》2011,(17):284-284
中国现今的许多对于国际关系和国际秩序以及中国外交的“表达”,可以用更加宽广的眼光和胸怀予以看待和接纳,例如和谐世界观的提出,在融入了中国传统的“和谐”、“和合”思想后,又在外交实践时充分体现着“中庸”的思想,应该超越以往国际关系理论或者是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视角,看待“和谐世界观”和中国国际关系理论从“思想”到“理论”的迈进。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文化以"和"为思想核心,认为"仁义礼智信"五常等为具体的善的要求,但更强调"知行合一",以"中庸"为最高标准,"和"为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13.
儒家思想,又称儒学,最初指的是冠婚丧祭时的司仪,作为学派由春秋末期教育家孔子创立,后来逐步发展成为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由<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辑而出的<四书>,是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不仅保存了儒家先哲的思想和智慧,也体现出早期儒学形成的嬗递轨迹.  相似文献   
14.
姚雪 《中国集体经济》2014,(24):150-150
中庸之道是儒家乃至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的至高境界,它是一种实践智慧。从个人修养方面来讲,中庸之道意为恰当、平和。喜怒哀乐是个人情绪的正常表现,使人的喜怒哀乐达到中庸的状态,对于人际关系有着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中庸作为道德侧重于态度和方式,国内学者对“中庸”的基本特征作了概括,匡亚明在《孔子评传》中指出,“中庸”特征有三:一是反对过头和不及;一是提倡“和而不同”;一是主张“时中”,这个概括很中肯。孔子“中庸”思想最为本质的特征应该是第一点,既反对“过”,又反对“不及”,这在认识论上是有深度的。孔子提出的“过犹不及”,“过”与“不及”两个概念,既有差异性,又有同一性,两者是对立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孔子认为“中庸之道”即“过犹不及”,亚里士多德也认为,“过度和不及都属于恶,中庸才是德性”。但是仔细解读他们的中庸思想,可以发现同为“中庸”却各有千秋。  相似文献   
17.
题记:知今须鉴古,无古不成今。无论我们走了多远,都应清楚是从哪里起步的。今年是夫子诞辰2560年纪念日。孤独的灵魂牵引着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的和谐思想与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有关"和谐"的思想非常丰富,如保合太和,以和为贵,天人合一,致虚静、道中庸,等等.这些思想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被认同的人文精神,又是今天我们实现社会和谐,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资源.本文主要是从人总是生活于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四维空间之中,以及目前我国在现代化建设方面遇到的种种挑战的角度来梳理、审视中国古代和谐思想的,这无疑具有一定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孔子的中庸之道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思维模式、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都有深刻的影响.员工的中庸取向各因子受其人口学变量、职业变量影响存在差异;员工中庸取向对其工作满意度、工作绩效有显著而重要的影响;员工中庸取向通过工作满意度影响其工作绩效.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传统思维乃大视角,讲究中庸、大同。凡精微之处,都溶化为大,大得无影无形,只能意会,不可言传。如阴阳五行,相生相克,乃中医平衡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