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428篇
工业经济   9篇
计划管理   384篇
经济学   259篇
综合类   154篇
运输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308篇
农业经济   281篇
经济概况   649篇
信息产业经济   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141篇
  2012年   204篇
  2011年   228篇
  2010年   237篇
  2009年   207篇
  2008年   233篇
  2007年   164篇
  2006年   207篇
  2005年   145篇
  2004年   150篇
  2003年   155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分析了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即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视不够、覆盖面窄、制度落后、监管机制不健全、资金来源不尽合理、设施还比较薄弱等,提出了积极引导农村合理消费、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法律体系、健全农村初级卫生保障、加快实现农业信息化等对策。  相似文献   
32.
瞭望角     
《中国老区建设》2006,(4):34-35
新农村建设要“三戒”《学习时报》登载丙戍的文章说,新农村建设要“三戒”。一戒急于求成,要充分认识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二戒简单化,要全面认识新农村的内容。三戒政府包办代替,要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文章说,建设新农村不能短打算,而要长谋划;落实任务时,要抓好开局,从  相似文献   
33.
“三农”作为社会发展的一个薄弱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农业税的全面取消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缩小城乡差别和缓和农村社会矛盾,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然而,农业“两税”及附加的取消,随之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使不发达贫困农村基层组织“村级收入”大幅度下降,加之其它收入存在不同程度的弱化现象,使原本依懒于农业税提留为支撑的“村级收入”变得软弱无力,农村义务教育和公益事业费用及债务化解极为困难,农村工作将面临着一个崭新的问题。为预防农村村级“经济空白”变成“政治空白”,警惕村级债务风险转嫁给农村信用社,近日笔者对永吉县开发区、永吉县岔路河镇、万昌镇、北大湖镇等五镇一区的十八个村进行了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34.
义务教育是公共产品吗?学术界几乎一致认为它是公共产品。但是,义务教育既具有排他性,又是竞争的,因而它并非公共产品,只是其具有较大的正外部性。认定义务教育并非公共产品的政策含义是免费并非能解决义务教育有效供给的所有问题。  相似文献   
35.
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劳动力素质低下是农村经济贫困的重要根源,要改变农村“知识贫困”的面貌,必须从农村义务教育抓起,而教育投入问题始终是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发展中的主要制约因素。本文用现代公共财政论对农村基础教育这一社会服务化产品进行了公共财政定位,针对现行农村义务教育体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最后得出结论:农村义务教育主要是政府的责任,应当由政府财政支出作为保证。只有采取措施,完善政策,切实强化中央及地方各级财政的支持和投入力度,中国农村基础教育才会改变目前的弱势状况,出现蓬勃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36.
论文以重庆市铜梁、永川、垫江、石柱、丰都五县为例,对重庆市县级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最低财政拨款标准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从财政支出结构角度分析其可行性.认为,建立并实行"最低标准"是构建重庆和谐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37.
对现行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的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1年6月确立的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投入体制,其本质是使农村义务教育的支出责任首次由农民分散负担转移为基层政府投入为主。以县为主体制虽可以暂时缓解农村税费改革中义务教育投入的突出矛盾,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义务教育问题。从长远角度分析,必须迈出关键性的一步,即应明确确立以中央、省级为主的体制。  相似文献   
38.
教育支出是我国财政支出的重要内容,各级财政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在逐年递增,但仍然存在着支出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从对我国教育支出的经济学分析入手,对政府和市场在教育领域的职责进行划分,分析了我国教育支出存在的问题及深层次的原因,并对此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9.
财政分权与义务教育财政管理体制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成功实施财政分权化的国家之一。作为公共财政框架部分之一的义务教育也实行了分权化管理,义务教育办学的责任主要地落在了县、乡两级地方政府身上。而我国庞大的义务教育事业由县、乡甚至村脆弱的财力来承担,可谓“杯水车薪”:一些农村地区和贫困山区学龄儿童无学可上,无书可读等现象屡见不鲜。可见过度分权化的义务教育财政管理体制是制约当今中国义务教育发展的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40.
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长期存在,并且有不断拉大的趋势,这种差距反映到教育上就是在师资力量、教师福利、学校基础设施上不同程度地存在巨大差别。为解决我国地区间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必需重新界定中央与地方财政支出,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总量,规范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