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277篇 |
免费 | 41篇 |
国内免费 | 20篇 |
专业分类
财政金融 | 398篇 |
工业经济 | 141篇 |
计划管理 | 577篇 |
经济学 | 753篇 |
综合类 | 267篇 |
运输经济 | 8篇 |
旅游经济 | 6篇 |
贸易经济 | 470篇 |
农业经济 | 229篇 |
经济概况 | 479篇 |
信息产业经济 | 4篇 |
邮电经济 | 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9篇 |
2023年 | 83篇 |
2022年 | 86篇 |
2021年 | 138篇 |
2020年 | 123篇 |
2019年 | 125篇 |
2018年 | 48篇 |
2017年 | 54篇 |
2016年 | 86篇 |
2015年 | 128篇 |
2014年 | 202篇 |
2013年 | 187篇 |
2012年 | 232篇 |
2011年 | 209篇 |
2010年 | 220篇 |
2009年 | 186篇 |
2008年 | 188篇 |
2007年 | 203篇 |
2006年 | 183篇 |
2005年 | 244篇 |
2004年 | 110篇 |
2003年 | 86篇 |
2002年 | 39篇 |
2001年 | 33篇 |
2000年 | 35篇 |
1999年 | 18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12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3篇 |
1900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3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产业关联分析从量化的角度研究国民经济或区域经济中各个产业部门之间投入与产出的相互依存关系,主要通过产业的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生产诱发系数和最终依赖度,来分析经济的结构比例、各产业间的相互依存程度以及产业的波及效果. 相似文献
33.
34.
人均产值是评价勘察设计单位经营效率的一个重要指标,直接反映经营实体的投入产出水平.从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设计分会获得的2008年中南会员单位生产经营情况来看,这些勘察设计单位的人均产值处在15~55万元水平. 相似文献
35.
为主动适应新时代高校赋能高质量发展的新趋势,高校新商科建设在培养高质量、复合型商科类人才的基础上,通过对学科融合、培养模式、创新思维的探索,不断推进高校商科类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层次变革.本文在分析新产业、新业态背景下人才需求变化的基础上,从学科交叉融合度、教学方法手段创新度、培养主体多元化、学生创新发展能力四个维度选取绩效评价指标,通过引入基于粗糙集(Rough Set)的数据挖掘技术,科学确定新商科绩效评价指标权重,构建基于产出滞后效应的新商科绩效评价模型,为科学合理评价高校新商科建设绩效探索新路径. 相似文献
36.
刘旺霞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8,23(1):101-105
不同于凯恩斯等学派的货币产出关系论,真实经济周期理论认为是产出等真实经济决定货币变动而不是相反,货币只是纯粹的面纱。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关于货币政策作用机制的论述代表了货币政策调控与经济周期关系研究的新进展。这种观点从一种全新的视角为我们打开了思路,对于我国在货币政策调控上应注重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政策相结合等颇具启发意义,但其假设前提及其政策无效论与现实不符。 相似文献
37.
“十二五”时期,我国西部区域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西部大开发战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深化科技投入对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在总结已有研究文献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西部区域科技投入产出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并以DEA模型为主要分析工具对西部区域12个省、市、自治区的科技投入产出效率进行了局部和全局性的比照分析,最后,对西部区域科技产业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8.
在中国金融业全面开放、金融服务方式日趋电子化的今天,科技化的具有便利性的金融产品是商业银行发展业务和开拓市场的利器。由于历史原因,我国银行业长期以来并没有意识到金融知识产权对于银行发展的重要意义,但在花旗银行抢注专利申请事件之后,中资银行也纷纷加强了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特别是对金融产品专利申请工作的投入。因此研究分析金融产品专利成果的产出与保护,对于我国银行业具有较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9.
40.
随着中国制造业所面临的转型压力不断增大,生产性服务投入这一被看作能促进制造业升级的要素投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日本制造业长期处于世界一流水平,其发展模式值得中国借鉴.采用系统GMM法比较研究了生产性服务投入对中日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机制的差异,发现生产性服务投入对两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有不同影响,对日本有负向影响,对中国则有正向影响;要素禀赋不同的生产性服务投入对两国制造业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有不同影响,技术效率的提升正向影响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的抑制则负向影响日本的全要素生产率;制造业规模促进两国制造业技术进步,对其全要素生产率都有正向影响.建议改善生产性服务贸易结构,促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协同发展,打造完善的产业生态体系,拓展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深化内需市场开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