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5篇
财政金融   222篇
工业经济   101篇
计划管理   445篇
经济学   357篇
综合类   162篇
运输经济   26篇
旅游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342篇
农业经济   67篇
经济概况   292篇
信息产业经济   4篇
邮电经济   1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130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133篇
  2011年   155篇
  2010年   158篇
  2009年   143篇
  2008年   176篇
  2007年   159篇
  2006年   154篇
  2005年   129篇
  2004年   143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王文婷 《大众商务》2006,(8S):34-34
如果他是我的亲人,我会如何帮助他? 如果他是我的亲人,我会如何进一步为他着想? 如果他是我的亲人,我会如何关心他?[编按]  相似文献   
12.
在山东省荣成市上庄镇小龙庄村外,一座石墓格外显眼.墓主是该村村民邹殿臣,立墓者是他的日本"儿子"渡边浩充.追随着这座石墓,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为世人所传颂.  相似文献   
13.
14.
上阵父子兵     
父子创业有着亲情上的天然优势,对于一个父亲来说,恐怕没有什么比看到自己的亲生儿子伴随左右,共同打天下更让他自豪的了  相似文献   
15.
政治寻租约束与投资银行声誉机制有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浩萍 《上海金融》2007,63(8):28-31
声誉是保障市场化改革健康发展的重要机制。虽然目前有众多学者都探讨了我国投行声誉机制有效性的问题,但却对影响有效性的因素讨论甚少。本文以投资银行业为例,初步分析了中国转型经济制度背景的重要构成因素-企业政治寻租对声誉有效性的影响。政治寻租是指投行利用与政府及官员的关系获得"超额利润,"它将提高声誉投资的机会成本,降低行业竞争以及减少发行公司对投行声誉需求,从而对投行声誉有效性产生负面影响。政治寻租对投行声誉的影响程度取决于投行政治寻租能力和政府对发行公司干预。  相似文献   
16.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教育公平是指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公平享用。本文从教育公平的内涵与现状出发,从经济学视角对我国教育公平问题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解析,最后对教育公平的实施途径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7.
18.
建立亲情化的人才管理激励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于企业而言,为了吸引优秀人才,往往会提供丰厚的薪水以及福利.然而对于中小企业,很难在薪水高低上与大企业、外资企业竞争.但是,由于中小企业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因而,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实力,在尽可能提高薪水的情况下,做到薪水与绩效挂钩,拉开收入分配的档次,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使员工更加尽职尽责地做好本职工作.以下的激励措施虽然不是中小企业所独有的,但相对来说是中小企业常用的,因而对中小企业来说也是更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 三个分析视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基于博弈论和预算软约束理论,从三个视角对国有银行的巨额不良资产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由于政府的父爱主义,其不仅关注投融资的经济效益,还关注所产生的社会政治收益,因此,政府总是偏好给陷入困境的企业实施再融资而不是破产清算;由于国有银行治理结构的缺陷,银行经理存在严重的代理问题,其在贷款决策中存在寻租等机会主义行为,导致贷款对象的平均质量下降,信贷风险大大提高;由于对企业实施严格的破产政策会导致很大的外部性而产生过高的清算成本,使得银行偏好给陷于困境的企业实施再融资解救而不是清算。这些因素导致国有银行产生大量的不良资产。文章提出了治理国有银行不良资产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20.
黄雪芳  胡日东 《价值工程》2007,26(6):145-148
首先,阐述了寻租理论的发展及其危害;然后,借助博弈论作为分析工具,讨论了上市公司与审计机构寻租的成本、概率以及处罚力度等因素对纳什均衡解的影响;最后,给出了治理寻租行为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