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76篇
工业经济   5篇
计划管理   127篇
经济学   133篇
综合类   164篇
运输经济   11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216篇
农业经济   32篇
经济概况   244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142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5 毫秒
991.
人权问题,由来已久,从1789年法国的《人权宣言3发表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尤其是进人本世纪以来,人权问题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国家日益重视对人权的保障。中国的传统社会是不讲人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中国人民为自已的生存权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为自己的各项权利的实现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和某些指导思想的错误,人权保护仍有一些不尽人意之处。1954年我国颁布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明确规定了公民的各项基本权利,  相似文献   
992.
国际贸易与人权的互动关系是近来备受关注的问题,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此问题上有各自的利益诉求。人权迟早会被纳入多边贸易体制的考虑范围之内,应对国际贸易中人权安排和发展进行研究.以制定或调整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993.
人权视角下的适足住房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适足的住房权是一项基本人权。本文拟从人性需求及国际人权文件的承认入手,论证住房权的人权属性,并澄清住房权的内涵体系,明晰与住房权相对应的国家义务。最终,希望通过对适足住房权概念及内涵的引入,剖析中国的住房权问题,提出住房权应该入宪,以把住房问题的解决转入到人权实现模式的正确轨道上来。  相似文献   
994.
试论当前我国农民工权益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权入宪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宏伟目标的提出,标志着我国人权保障和社会建设理念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农民工权益保障的欠缺以及由此加剧的城乡差异与人权保障和和谐社会的目标是格格不入的。文章首先从人权和农民工相关概念谈起,进一步重申了保障农民工权益的意义,结合当前我国农民工的生存现状,分析了农民工权益保障缺失的原因,并对建立和完善农民工合法权益保障制度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95.
随着法治现代化的不断推进,人权保护逐渐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主题之一,警察行政执法领域中的人权保护更是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警察行驶处罚权是"限制"还是"扩大"是正在审议中的<治安管理处罚法>讨论的焦点.在现代社会,警察作为管理者的强大权威,在其执法过程中不断暴露出来的对公民人权的侵犯.这个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人们对警察行政处罚权的"扩"还是"限"的问题展开了广泛的博弈.从某一个层面上讲,博弈的目的就是为了在扩权和限权之问寻找合理的平衡.  相似文献   
996.
依法执政是法治国家对政党的基本宪政要求。现代宪政所包含的民主、法治和人权基本价值原则和理念,体现于依法执政的各个领域。民主作为依法执政的制度前提,要求依法执政必须是民主执政;法治作为依法执政的机制保障,要求执政党的一切活动不偏离法治轨道;人权作为依法执政的价值追求,则要求执政党切实做到执政为民,真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  相似文献   
997.
人权“入宪”具有其独特的价值,根据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将人权写入宪法,是我国民主发展的必然要求。由于历史等因素我国对人权研究的起步晚,起点低,在理论和实践中都远远落后于国际人权,而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更使宪法的人权原则面临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挑战。为了促进民主建设和保证社会发展,确保宪法人权原则在我国的贯彻落实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98.
《新经济》2004,(4):8
全国人大政协十界二次会议3月在北京隆重召开,会议首次对我国社会发展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均衡发展战略,并在修宪这一具有高度政治文明意义及其他问题上均取得重大突破,堪称我国社会生活的一次里程碑意义的盛会。  相似文献   
999.
在近代,西方古代世界的混合政体理论实现了向分权制衡理论的转化。但由于资产阶级的局限性,近代分权制衡理论只囿于国家权力在政府各部分之间分立与内在制衡,其实质则是在国王、贵族、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分权。它以资产阶级的效率、民主、正义为支配性价值。进入现代社会后,随着现代民主运动的一次次高涨,社会正义这一新的价值凸现,分权制衡理论也得到了修正和新的发展。西方社会政治理论家提出了社会权力和国家权力、人权和政权的分立与外在制衡等全新理论。其根本动因和直接目的在于追求公民的政治自由。  相似文献   
1000.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权利问题,农民权利问题是一个人权问题,人权问题是一个宪政建设问题。保护农民权利应从宪政的理论框架和制度安排下寻求方案,这就是以宪政的力量抹去错误的农民身份特征,还农民身份以公民身份,切实有效地参与到国家各项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中去,成为既当家又做主的共和国人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