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9259篇 |
免费 | 481篇 |
国内免费 | 145篇 |
专业分类
财政金融 | 23581篇 |
工业经济 | 6029篇 |
计划管理 | 28571篇 |
经济学 | 15145篇 |
综合类 | 7659篇 |
运输经济 | 1556篇 |
旅游经济 | 224篇 |
贸易经济 | 20768篇 |
农业经济 | 7368篇 |
经济概况 | 17821篇 |
信息产业经济 | 361篇 |
邮电经济 | 80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42篇 |
2023年 | 1338篇 |
2022年 | 1844篇 |
2021年 | 2936篇 |
2020年 | 2156篇 |
2019年 | 2045篇 |
2018年 | 750篇 |
2017年 | 1687篇 |
2016年 | 2134篇 |
2015年 | 3575篇 |
2014年 | 9000篇 |
2013年 | 7822篇 |
2012年 | 9436篇 |
2011年 | 10305篇 |
2010年 | 8883篇 |
2009年 | 8925篇 |
2008年 | 9459篇 |
2007年 | 7766篇 |
2006年 | 6586篇 |
2005年 | 6445篇 |
2004年 | 6147篇 |
2003年 | 5808篇 |
2002年 | 4363篇 |
2001年 | 3018篇 |
2000年 | 2353篇 |
1999年 | 945篇 |
1998年 | 681篇 |
1997年 | 510篇 |
1996年 | 433篇 |
1995年 | 419篇 |
1994年 | 432篇 |
1993年 | 332篇 |
1992年 | 180篇 |
1991年 | 268篇 |
1990年 | 142篇 |
1989年 | 79篇 |
1988年 | 32篇 |
1987年 | 46篇 |
1986年 | 23篇 |
1985年 | 16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7篇 |
1979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91.
近年来,各地大力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农户信息采集覆盖面不断扩大,信用档案不断完善,信用等级评价逐步应用到农户贷款授信额度、贷款利率水平、贷款期限等关键指标的核定程序之中.但是,从部分地方农村金融机构信用等级评价结果分布中可以看出,不少地方农村信用等级高的基本上都被村干部、农村经济组织负责人、农村工商户和种养殖业大户等比较富裕的群体所垄断,导致农村信贷资源明显向农村富裕群体倾斜. 相似文献
892.
随着社会环境承载压力的逐步加大,环保问题的解决已经变得急不可待。如何解决环保问题,各行各业除了在生产和技术过程中避免对环境的污染,更重要的是要将环保理念深入人心。其中最不容忽视的一点就是实行绿色采购。 相似文献
893.
本文从合同管理的概念和意义入手,阐述了合同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建立健全一套组织体系和合同管理制度,保证了合同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为提高合同管理水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94.
为了适应电力走向市场的新形势 ,增强企业内部活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2 0 0 0年 5月份 ,山西柳林电力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了涉及机构、人事、工资全方位的内部改革。初步建立了全员竞聘的人才竞争机制和权责明确的内部管理机制。在这场改革中 ,其实对职工最有影响力、最实质的环节是工资分配制度改革。我们打破了电力系统传统的工资分配模式 ,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于 2 0 0 2年初在主业人员中初步建立了绩效奖励工资体系。现就这一做法进行一些理论方面的探讨。一、绩效奖励工资体系是建立在广大职工观念逐步改变的基础上的从 1 995年以来 ,电力… 相似文献
895.
896.
银监会公布《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推动消费金融公司在我国的发展。文章从我国具体国情出发,主要从消费环境、金融环境、信用环境及制度缺陷等方面分析国内消费金融发展的现实困境,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推动消费金融公司在我国又好又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897.
898.
李丽伟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2,(19):57-5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各个方面的财务管理也必须跟上改革的脚步,其中作为国家血脉的交通运输业的财务体系建设更是重中之重。本文旨在浅析交通运输企业内部财务监控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899.
900.
构建完善的企业培训体系之企业内部培训师管理方式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企业管理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员工培训在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也备受企业高层管理者的重视。然而,即使邀请最优秀的外部培训师对员工进行"量体裁衣式"的培训,其培训效果仍然总是差强人意,始终无法摆脱员工培训"先天不足"的困境。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了内部培训师的价值,开始组建自己的内部培训师队伍,而企业内部培训师的质量又取决于企业对培训师的管理方式的水平。由此看出,企业内部培训师管理方式是企业培训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