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工业经济   2篇
计划管理   45篇
经济学   9篇
综合类   2篇
运输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6篇
经济概况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对目标隧道偏压段出现的病害特点和原因作了具体分析,针对其出现病害的特点和原因对偏压段的控制和支护方案作了优化研究,提出支护方案,同时对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地质条件的变化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应急预案和施工建议,此方案在后面的施工过程中对偏压段的治理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2.
对目标隧道偏压段出现的病害特点和原因作了具体分析,针对其出现病害的特点和原因对偏压段的控制和支护方案作了优化研究,提出支护方案,同时对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地质条件的变化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应急预案和施工建议,此方案在后面的施工过程中对偏压段的治理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3.
本文结合沪昆客专长昆湖南段袁家冲隧道工程实例,具体介绍铁路双线隧道临近既有线施工工艺和施工控制,为临近既有线隧道施工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54.
某隧道是某一公路控制性工程,地质条件很复杂,集偏压、浅埋、涌水、涌泥等问题于一身,是较典型复杂条件公路隧道。隧道洞口段在浅埋地段时施工难度较大,本文从隧道开挖和支护安全性方面出发,试论浅埋公路隧道洞口段施工技术,以右线的出洞口为例采用三维快速拉格朗日差分法对开挖过程和支护进行模拟,通过对后围岩应力场、塑性区、位移场等特征分析,得出了建设性结论,对工程施工具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5.
本文公路隧道修建技术及采取的一系列综合处理措施,为今后类似工程的安全、快速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6.
在山岭隧道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临崖偏压洞口,由于受地形地质的影响,若施工方法及顺序不对,防护不到位,很容易造成洞口边坡开裂、坍塌等现象,为保证隧道顺利施工,确保施工安全,文章以三明莆炎高速岩头山隧道出口为例,对临崖偏压隧道洞口施工过程中出现开裂、坍塌进行研究,总结临崖偏压隧道洞口边坡出现开裂及坍塌的处置方法.  相似文献   
57.
《价值工程》2019,(25):179-180
为研究浅埋偏压断层公路隧道洞口段变形观测方法及变形规律,采用全站仪对边测量及高差测量的方法,对雅溪冲隧道进口地表沉降、围岩收敛及拱顶下沉进行变形监测,得出如下结论:①浅埋偏压断层公路隧道洞口段围岩变形分为急剧变形、缓慢变形及基本稳定三个阶段;②周边位移、拱顶下沉及地表下沉变形趋势同步;③围岩稳定性,可通过变形速率、变形-时间曲线的变化趋势来综合判定;④采用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施工的隧道,可采用全站仪进行观测。  相似文献   
58.
《价值工程》2017,(33):133-135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交通方式的发展是时代进步的主要表现,而铁路的建设施工水平是交通行业发展的重要体现。在铁路工程的施工中,需要建造大量的隧道工程,而在复杂地质条件下进行隧道施工,是对铁路隧道施工技术的严峻考验,只有在铁路建设中解决这一难题,才能有效的促进铁路行业的发展。本文将对浅埋偏压和软弱围岩两种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铁路隧道施工技术进行分析,探讨在复杂地质条件下进行铁路隧道施工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59.
本文结合三江至南川线扩能改造工程项目中白塔寺隧道出口开挖施工情况,对围岩应力及位移监测在浅埋偏压和不良地质隧道中的应用进行论述,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的支护措施,为隧道施工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以供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60.
王锁 《价值工程》2011,30(3):69-69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公路隧道的建设越来越多。由于受地形、地质条件限制以及隧道分建带来的展线困难与占地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设计越来越多地选择连拱隧道。在浅埋偏压等复杂地质条件下,连拱隧道的修建具有工序繁杂、围岩多次被扰动、围岩应力变换和结构受力复杂等特点。在本文中,笔者对偏压连拱隧道的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