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0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16篇
工业经济   7篇
计划管理   43篇
经济学   26篇
综合类   59篇
运输经济   2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42篇
农业经济   17篇
经济概况   11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经济师》2016,(8)
马克思指出意志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一个主要标志。离开了意志的指导,人的行为与动物的本能行为没有区别。早在中国先秦儒家就很重视意志问题,对于意志教育有很多精辟的论述。在当今大发展大变革的时期,意志教育更是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丁兰 《商》2014,(15):47-47
道家思想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发展历程有起有落,当过治国思想,也曾被世人抛弃,但思想中的精髓于今仍有不可磨灭的价值。本文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论述先秦道家和谐思想的萌生与发展,包括老子、庄子对道家思想的贡献以及道家思想的发展历程。第二部分汲取道家思想精华,论析道家思想的基本内容,从天人、人人以及人自身等方面探讨。  相似文献   
13.
"义"是中国传统价值范畴之一,繁体字为"羲",《说文》解释曰:"从我、羊",羊象征着善和美.《礼记·中庸》曰:"义者,宜也".韩愈在《原道》中说:"行而宜之之谓义."即思想和行为要符合一定的道德标准."义以兴利"是先秦儒家的重要主张之一,源出自《左传·成公二年》:"仲尼闻之曰:‘……名以出信,信以守器,器以藏礼,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  相似文献   
14.
要正确认识和科学比较中西方美德伦理思想,就不能不首先把探究的视野投向现代美德理论的源头——先秦与古希腊。先秦与古希腊美德伦理思想的生长、损益有彼此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其基本思想内容各具特色。尽管作为时代的产物,二者必然带有那个时代的印记和阶级的局限,但是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为今天提供了历史的、精神的道德资源,对建设现代美德伦理体系具有鲜活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先秦时期的国家间道义思想具有整体性特征,其内在逻辑基点和现实支持即是人性中的道德。它有两个理论支点:一是国家间道义与国家利益具有统一性;二是国家间道义有助于形成国际权威。先秦国家间道义思想主张将国家间道义作为处理国家间关系的重要考虑因素,认为符合道义应该成为国家对外行为的最高追求,但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国家利益。先秦诸子(韩非子除外)均认为,在处理国家间关系时应遵循道之以德,不以强凌弱;和睦相处,不以战争方式扩大国家利益的原则;孔子、荀子和管子还强调遵循言而有信、讲求国际诚信的原则;儒家强调礼之用,和为贵以及遵守国际规范的原则。先秦诸子普遍认为,具备坚实的道义基础是一个国家成功崛起的必备条件。先秦国家间道义思想与西方主流国际道义思想的相同之处在于两者都承认道义因素在国际关系中具有的作用,其不同点在于:前者将道义视为在国际关系中发挥巨大作用的重要考虑因素,后者则将道义因素虚拟化处理。以孔子和老子等为代表的先秦杰出思想家,其思想对后世的中国文化以及世界文明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17.
18.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自商周时期,便出现了实物钱币,历经几千年的发展,钱币文化也就在发展中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分支,成就了以中国为中心的东方钱币文化.受封建正统思想儒学的影响,中国货币的形态一直是以一种抽象的、含蓄的方式来表达.我们所能看到的只是一种简单的质朴的钱币,而其中蕴含的文化思想,则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加以发扬.  相似文献   
19.
古琴长韵     
艾露露 《今日重庆》2012,(10):68-69
古琴历史悠久,相传为上古伏羲所创,先秦时期在民间得到广泛流传,庙堂市井,皆闻其音,成为一种流行乐器。目前我们能见到的年代最早的古琴出土于两千多年前的湖北曾侯乙墓;汉晋时期,古琴逐渐进入文人书斋,开始被赋予高雅风流之趣,出现了嵇康、阮籍等文人琴家,  相似文献   
20.
张伟 《中国电子商务》2012,(12):171-171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重要的文化载体。先秦诸子散文作为经典的无穷魅力,就在于诸子的思想与精神品质。而先秦诸子自身独特的个性品质为学生树立了借鉴的榜样,先秦诸子的理想人格也对中学生个性人格的塑造有积极作用。先秦散文中渗透出的自强不息、仁者爱人、修己达仁、诚信自律等道德品质,是诸子高尚道德力量和人格理想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