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77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41篇
财政金融   1626篇
工业经济   4986篇
计划管理   3352篇
经济学   3146篇
综合类   929篇
运输经济   126篇
旅游经济   8篇
贸易经济   3447篇
农业经济   722篇
经济概况   3900篇
信息产业经济   42篇
邮电经济   24篇
  2024年   84篇
  2023年   358篇
  2022年   393篇
  2021年   330篇
  2020年   280篇
  2019年   262篇
  2018年   96篇
  2017年   242篇
  2016年   351篇
  2015年   688篇
  2014年   1834篇
  2013年   1591篇
  2012年   2104篇
  2011年   2233篇
  2010年   1969篇
  2009年   1919篇
  2008年   1998篇
  2007年   1374篇
  2006年   1187篇
  2005年   1078篇
  2004年   681篇
  2003年   336篇
  2002年   177篇
  2001年   196篇
  2000年   107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61.
研究目标:测算中国分行业的能源回弹效应与综合能耗系数。研究方法:通过编制含能源实物流量的价值型能源投入产出可比价序列表,测算出能源回弹效应与综合能耗系数,结合行业综合能耗情况分析了能源回弹效应的行业异质性。研究发现:各行业在能耗方面表现迥异,能源回弹效应也存在典型的行业异质性;中国整体经济能源回弹程度并不高,能效改善可以有效节约能源,但整体经济低能源回弹的表象也掩盖了部分行业能源效率无改善和高能耗行业高能源回弹的事实。研究创新:从系统与结构的视角审视了行业的综合能耗情况,并给出了一种基于能源投入产出表的能源回弹效应计算方法。研究价值:有助于提出整体经济结构优化与节能减排的行业政策。  相似文献   
962.
基于31 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探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能源利用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有助于促进本地区能源利用结构优化,但对周边地区能源利用结构优化却产生了负向空间外溢效应;生产性服务业多样化集聚对本地区和相邻地区的能源利用结构优化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长期影响大于短期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及环境治理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的专业化和多样化集聚均显著促进了本地区和周边地区的能源利用结构优化;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专业化和多样化集聚仅对本地区能源利用结构优化具有促进作用,对周边地区未产生积极影响;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集聚对能源利用结构优化的促进作用仅有长期效应而无短期影响;金融业专业化和多样化集聚在短期和长期均显著抑制了本地区和周边地区能源利用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963.
京津冀三地于2017年底联合印发《京津冀能源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煤改气、电”是“禁煤区”政策实施的标志性工程,“一刀切”式执法能否承担起调整能源结构、改善空气质量与促进绿色发展的使命,成为社会与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以北京、天津、石家庄为“煤改气、电”政策实施的实验组,河北省其余10个地级市为对照组,基于DID模型与PSM DID模型对2003—2015年京津冀地区的“煤改气、电”政策实施推动城市群绿色发展的效果进行准自然实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城市与农村能源基础设施的差异性,“煤改气、电”政策主要通过作用于城市工业领域及农村“煤改电”消费行为从而推动绿色发展;“煤改气、电”政策显著降低了工业烟(粉)尘排放量,对二氧化硫排放量和单位GDP能耗的压减效应虽然为负,但在统计上并未产生显著的影响;“煤改气、电”政策对人工煤气、天然气用气人口数具有不显著的负向影响;“煤改气、电”政策使得农村用电量显著下降,可能的原因在于“煤改电”式的能源转型政策并未产生需求响应行为,或是相对于燃煤取暖的高成本引发了农村节能行为的产生。“煤改气、电”政策应避免“一刀切”执法,着力降低技术门槛和成本、确保政策执行初期的补贴可持续性,使得化石能源转型驱动能源需求侧响应行为的微观作用机制畅通,最终实现京津冀绿色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964.
近年来中国能源对外依存度不断增加,面对持续增长的国内能源需求和长期存在的国际能源市场风险,能源对外直接投资成为中国利用国外能源、开拓国外能源市场的重要手段。海外能源投资的区位导向是否与其他类型投资一致?本文运用负二项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基于中国2006—2015年对57个国家的能源投资企业/项目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企业海外能源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国企业海外能源投资区位选择受东道国的资源禀赋优势和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并且偏好与中国制度差异较小的国家,符合“制度接近论”;东道国与中国的制度距离会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东道国能源禀赋、发展水平对海外能源投资的吸引力;同时,制度距离对中国能源对外投资的区位选择呈现非对称效应,在制度质量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制度距离对中国能源对外投资具有不同的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能源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具有现实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65.
当前,电力能源短缺现象日益突出,节能降耗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闰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十一五”期间我国要实现单位GDP能耗下降20%的目标,并成为考核各级政府工作成绩的重要指标。为此,国家相继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节约用电管理办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资源节约活动的通知》等相关政策法规,鼓励各用电企业加大节能技术改造。  相似文献   
966.
967.
如今,市场对煤炭能源及煤化工产品的需求逐步扩张,同时,这也对煤化工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煤炭属于不可再生能源,且不完全燃烧会释放大量的碳硫污染物,影响了生态系统平衡。基于此,文章围绕煤化工工艺中的二氧化碳减排技术展开系统探究。  相似文献   
968.
可再生能源投资效率关乎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 在环境不确定性和税收激励政策的影响下, 可再生能源投资效率会偏离其有效水平。 基于异质性双边随机前沿模型, 本文分析了环境不确定性和税收激励政策对可再生能源投资效率的影响, 得到主要结论如下: (1) 环境不确定性对可再生能源投资效率存在 51.84%的负向影响, 税收激励政策对可再生能源投资效率存在 48.16%的正向影响, 最终导致可再生能源投资效率低于其最优水平; (2) 在环境不确定性和税收激励政策综合影响下, 国有可再生能源企业投资效率为 1.15, 非国有可在生能源企业投资效率为-7.85, 国有可再生能源企业投资效率明显高于非国有可再生能源企业; (3) 税收激励政策对国有可再生能源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更大, 为 34.81%,比对非国有可再生能源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高5.84%。 以上结论为可再生能源企业更有效地投资以及为政府对可再生能源产业相关税收激励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为可再生能源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化发展和政府更有效地干预市场经济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69.
本篇文章主要介绍了我国绿色化工技术在精细化化工中使用的基本情况,并且根据现在的应用情况,对精细化化工工作中绿色化工技术的发展潜力做出了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够对我国绿色化工技术在精细化工中的具体应用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970.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发展,热能作为能源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们的生活供电等环节有着重要影响。热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能源转换,例如火力发电等。随着当今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人们对热能的需求越来越高。从热能动力工程使用情况分析,当今热能动力在锅炉中的应用范围愈加广泛,也是城市发展中的巨大推动力。本文重点从热能动力工程在锅炉中的应用作为出发点,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