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74篇
工业经济   14篇
计划管理   49篇
经济学   141篇
综合类   35篇
运输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519篇
农业经济   16篇
经济概况   25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183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杜涛 《经济问题探索》2001,(10):125-128
越南从1986年进行改革以来,积极发展与世界各国的贸易关系。对外贸易得到了迅速发展,贸易伙伴不断增多,贸易范围迅速扩大,中越两国一衣带水,山水相连,了解越南对外贸易政策的调整,积极发两国间的贸易关系,对两国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2.
吕斌奎 《浙江经济》2011,(21):46-47
区域货币合作的要求,客观上需要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货币在服务双边贸易和投资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3.
《电讯技术》对来稿的规范化要求(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法经贸关系源远流长,新中国成立后,法国是第一个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西方大国。近年来,在中法两国最高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推动下,中法双边经贸关系稳步发展,双边贸易额及法国的对华投资不断增长,两国的经贸合作取得了积极的成果。本文试图对中法经贸合作关系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两国经贸合作关系的未来作一展望。  相似文献   
44.
欧盟普惠制:又到轮回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浩峰 《大经贸》2005,(4):64-66
三年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 而对于欧盟而言,它是普惠制的一个更新与修改周期,三年一次的“变化”,新旧普惠制的交替,让欧盟普惠制在变化中继续着轮回,直至十年更迭的到来。欧盟普惠制背景欧盟所实施的普惠制,是一种普遍优惠制度。它是欧盟给予发展中国家出口制成品和半制成品一种普遍的、非歧视的、非互  相似文献   
45.
李嘉  李倩 《市场周刊》2005,(34):14-14
最近,广西、云南两省区政府高层与越南有关方面频频接触,对在边境口岸地区发展壮大跨国物流产业这一计划展开沟通与协商。随着双边贸易的不断扩大,中国与越南在边境地区开展物流产业合作的意向已经趋向明显。  相似文献   
46.
今年是中法建交30周年。30年来两国在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合作。事实证明,建立和保持良好的政治关系对促进双方经贸关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新中国成立后到1964年中法建交前,两国年均贸易额只有3000万美元。而建交后,两国贸易交往飞速发展。70年代中法年均贸易额已增至3.7亿美元,80年代  相似文献   
47.
欧盟和日本市场分别是中国第一大和第五大出口市场,日本-欧盟建立经济伙伴关系(EPA)将对中国经济造成影响。文章在计算日本和欧盟产业竞争力的基础上,将产业分为日本优势产业、欧盟优势产业、日本和欧盟都有一定竞争优势且优势相近产业以及日本和欧盟都无优势产业4类,并利用动态GTAP模型(GTAP-Dyn)模拟了日本-欧盟EPA所带来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日本和欧盟的宏观经济大多受到正面影响,且日本获益更多,而中国的福利水平、GDP、贸易顺差和贸易条件等宏观变量都将受到负面冲击;中国与日本、欧盟的双边贸易则出现小幅下降,且中国对日欧出口遭受的负面冲击比进口大。  相似文献   
48.
徐子福 《中国外汇》2019,(22):38-40
自中美贸易摩擦爆发以来,两国双边贸易呈不断萎缩之势。随着美国将进口需求向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倾斜,更引发了对国内产业转移的担优。通过梳理2015年以来浙江对外投资数据并结合实地调研可以发现,当前浙江产业转移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东南亚新设投资提速;规避关税壁垒而非成本驱动成首要原因;中小型企业正在取代大型企业成为境外投资的主要力量。结合浙江外贸出口特征,短期来看,浙江产业转移有“近忧”,局部行业和地区有集中转移苗头;但长期来看并无“远虑”,一般贸易为主的出口结构,凸显了浙江出口的韧性,产业转移不会导致“产业空心化”。  相似文献   
49.
印度尼西亚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战略支点国家,近年来中印贸易关系一直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选用COMTRADE数据,应用出口相似度指数、贸易结合度指数和产业内贸易指数指标,对中印两国双边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进行实证分析,并进一步分析中国对印度尼西亚投资的贸易效应,结果显示:随着中国与印度尼西亚贸易联系日益紧密,两国双边贸易总体互补性大于竞争性,优势互补性较强,且中对印度尼西亚投资的出口贸易效应是创造型的,而投资的进口贸易效应表现不显著。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企业应加大对印度尼西亚油气开采、渔业等产业的投资,扩大投资领域,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相互间优势产品的出口等。  相似文献   
50.
自2005年7月21日,我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以来,关于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宏微观经济影响的研究逐渐成为理论关注的焦点。而国外理论界自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就已开始对汇率问题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其先进的研究方法和独到的视角,为研究汇率波动问题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对这方面研究成果做解释与综述,可为人民币汇率改革及相关研究提供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