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49篇
工业经济   7篇
计划管理   40篇
经济学   14篇
综合类   15篇
运输经济   18篇
贸易经济   23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2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铃声响起。“喂,您好,我是潍坊市工商局公平交易局,有事请讲”。“向你们反映一个情况,今晚8:00以后传销老手李某在奎物资大厦三楼召开传销高干会,几十万的传销货在二楼。”“请问你能留下姓名吗?”“不能,我是受害人也是知情人。”接举报电话的是综合科因公加班的小丁,时间是2002年9月5日19时。案情就是命令。他立时拔通了公平交易局刘局长的电话。  相似文献   
72.
“恢复性司法”是法学理论和司法实践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在阐述受害人、量刑情节和受害人谅解与中国刑事诉讼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受害人谅解作为酌定量刑情节时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73.
加害人和受害人一方或双方存在故意时,能否适用过失相抵存在判断困难。在加害人故意和受害人过失时,根据《民法典》第1173条的表述,应当适用过失相抵。但这否定了《民法典》颁布前排斥过失相抵的态度,没有充足理由,容易造成司法者的困惑。受害人存在故意时,既可适用第1173条减责,又可适用第1174条免责,缺少区分依据。双方均存在故意时是否适用过失相抵缺少法律明确规定,司法实践中也比较混乱。比较法上,从共同过失发展到过失相抵,教义学上的“同种类过错才能相抵”发展出了很多例外,但没有理论能够予以充分解释。法典规则的不同不影响普遍法理的抽象。通过归纳案例可以发现: 行为人故意中的预见内容影响了法律适用的结果。一方当事人存在故意时,如果故意的预见内容包含了另一方当事人的过失,应当对损害承担全部责任,排除过失相抵的适用;作为例外,如果一方当事人故意的预见内容不包含另一方当事人的过失,则可以适用过失相抵;双方均存在故意时,如果可以互相预见到对方的行为,能够适用过失相抵。  相似文献   
74.
自愿承受风险作为一种独立的抗辩事由,不同于受害人故意,在过失相抵制度存在的情形下,自愿承受风险仍有其独立的适用空间,但派生型自愿承受风险应纳入到与有过失之中。  相似文献   
75.
<正>编辑同志:我开车不慎撞伤俞某,致使他住院治疗了半个多月。因我负事故全责,需赔偿俞某的相关损失。我们双方在误工费赔偿标准上产生了分歧。俞某是搞装修的,没有固定工作,他要求按每天100元支付他  相似文献   
76.
熊亮 《浙江金融》2008,(5):44-45
一、虚假陈述的民事归责原则"虚假陈述"是指负有信息公开义务的单位和个人,违反证券市场中的信息公开制度,对证券发行,交易以及相关活动的事实、性质、前景等事项陈述不实,严重误导或有重大遗漏陈述的行为。各国法一般规定,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的相对人须为善意,即受害人须  相似文献   
77.
<正>按原因力原则确定赔偿责任原因力理论的适用范围包括:一是共同侵权行为人内部的责任划分。各共同侵权行为人在对外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后,相互之间同样存在着责任份额的问题。二是共同危险行为。共同危险行为  相似文献   
78.
丁学松 《中国西部》2013,(15):110-111
4月16日下午3点多,复旦大学的官方微博头像由原来的红色黯淡成黑白,这所著名的高等学府,在第一时间以这样的方式痛悼她优秀学子的离去——当天下午3点23分,复旦大学投毒案受害人黄洋终因多脏器衰竭,离开人世。凶手为同宿舍的林某。(2013月4日17《人民日报》)无独有偶,据《新华日报》报道,4月  相似文献   
79.
傅永恒 《浙商》2013,(13):22-24
温州女商人林海燕一审被判处死刑,但林海燕一案依然迷雾重重。公司核心业务由林海燕一人掌握,与合伙人、受害人资金往来频繁缺乏正规借据,这都加大了追究资金去向的难度。  相似文献   
80.
《物权法》的颁布实施填补了我国不动产登记赔偿责任的高层次立法空白,使得登记错误的受害人可依"法"主张因登记错误遭受的损失。该法第21条对不动产登记当事人和登记机构应当承担的赔偿责任作了明确规定:"当事人提供虚假材料申请登记,给他人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