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财政金融   36篇
工业经济   18篇
计划管理   68篇
经济学   133篇
综合类   51篇
运输经济   4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128篇
农业经济   14篇
经济概况   141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论文研究了中日两国的科技发展简史,分析了两国科技发展路径分歧的原因,提出了促进中国科技发展水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2.
后发优势为后进国家带来了机遇 ,能缩小乃至消除后进国家与先进国家的差距。中国作为一个后发展的国家 ,今后经济发展的关键是如何利用好后发优势 ,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为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3.
54.
福建省产业结构优化的战略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首先借助西蒙·库兹涅茨、赛尔奎因和钱纳里的研究成果对福建省的产业发展进行总体的定位分析,其次对产业结构优化的背景进行分析,最后分别从比较优势战略、竞争优势战略和后发优势战略三个层面提出了福建省产业结构优化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55.
现代市场经济制度、科技创新能力和人力资本是当代国家竞争力的决定因素.实践表明,当代发展中国家发挥自然资源和劳动力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是不可取的,应实行后发优势战略,通过学习和创新,培育市场制度、科技创新能力和人力资本的后天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我国发挥后发优势战略虽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还必须进一步转变发展思路和方式,强化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56.
《商》2015,(31)
本文重在梳理杨小凯与林毅夫的争论过程,并综合多方观点,对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问题进行了评论,以求当今中国的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57.
黄晶 《江苏商论》2008,(6):151-153
后发国家不仅在技术上,而且在市场经济制度上往往落后于发达国家,在选择发展路径的时候,到底是制度先行,还是技术先行,或者是两者协调发展?持后发优势理论的学者们主张后发国家应该充分利用后发国家的技术落差,优先发展技术;持后发劣势理论的学者们主张后发国家应该积极模仿发达国家的制度,以免为后发国家发展埋下隐患。本文以制度和技术均处于落后状况的后发国家为逻辑分析起点,分别测度了后发国家优先发展制度、优先发展技术和制度的偏离成本,并进行比较。随后,本文引入变迁的时滞、变迁的阻力、制度与技术的边际收益和外部干扰这四个因素来进一步分析后发国家发展路径的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58.
本文认为,科技进步是后发优势的源泉,也是制约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资源约束下的西部地区必须优化选择技术创新的支持政策.第一,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第二,加强人才培养,健全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第三,改善技术创新市场条件和制度条件;第四,鼓励企业进行自主型创新;第五.通过推进产业集群构建区域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59.
重型化只不过是先行工业化国家19世纪早期发展阶段经验数据的机械外推,是一条名副其实的“旧型发展道路”。中国作为一个后发国家,决不能沿着先行工业国早期的发展模式亦步亦趋地爬行。  相似文献   
60.
郭将 《商业研究》2005,(24):200-201
如何开发好西部,一直是理论界探讨的焦点问题。应该说,西部地区发展可以利用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技术、资本和管理经验,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因为潜藏在种种优势背后存在一定的劣势,所以所谓的“理论优势”是否能够真正转化为“现实优势”,还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