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1篇 |
免费 | 0篇 |
专业分类
财政金融 | 10篇 |
工业经济 | 6篇 |
计划管理 | 54篇 |
经济学 | 15篇 |
综合类 | 30篇 |
运输经济 | 2篇 |
贸易经济 | 22篇 |
农业经济 | 3篇 |
经济概况 | 68篇 |
信息产业经济 | 1篇 |
出版年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1篇 |
2017年 | 2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12篇 |
2013年 | 9篇 |
2012年 | 18篇 |
2011年 | 18篇 |
2010年 | 18篇 |
2009年 | 20篇 |
2008年 | 23篇 |
2007年 | 24篇 |
2006年 | 15篇 |
2005年 | 15篇 |
2004年 | 15篇 |
2003年 | 7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1篇 |
199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1.
陈柏华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7(4):93-96,106
《周易》是我国古代极为重要的一部文化典籍,其思想博大精深,"以象明理"是其为书的最大特点,只有采用"两象合观"的解读方法,才能寻得其门径进而登其堂奥。文章以对《周易》部分卦爻辞的解说为例,诠释了"两象合观"在《周易》解读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12.
何勤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
《周易》作为中国和谐思想的古老源头,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本文着重从"生"、阴阳交感的角度探讨其和谐思想的表现及其对中国古典美学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刘迎秋 《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2):52-56
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源远流长,文化丰富多彩,从各个方面体现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特别之处。年号作为中华文化这棵苍天大树中的一小片绿叶,浸润着中华文化的营养,但通过它我们却能窥视出中华文化的博大。本文从中国历代使用的年号来源入手,从《周易》以及儒释道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以希求我们对年号中蕴涵的中华文化有更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9,22(5):F0003-F0003
任法融,甘肃天水人,出身书香门第,自幼熟读四书五经,尤迷周易老庄。19岁出家,于龙门洞学道,后赴道教祖庭楼观台继续研习道经。经40余年,博览道教群书,精研易、老、庄三玄,兼及儒学经典。他爱国爱教,关心群众,广行慈善,德高望重。现担任周至楼观台监院、中国道教协会会长、 相似文献
15.
16.
17.
这次抗击疫情,我们经常讲中国有制度优势,其实还有一个独特优势,那就是中医,这才是文化自信的体现,否则,文化自信实际上就是一句空话在抗击2020重大新冠病毒疫情中,我们看到了举国体制优势,同时也发现了很多短板,我们这个体制内部有一个不断学习和调整的机制,按《周易》的说法叫中正,就是说它既要正确,同时要有一个中道,就是过犹不及,我们看到了在整个疫情防控中政治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问:我的朋友曹是一家大国企总裁,竞岗时因一分之差变为副手,组织部门说:这一分输在了鉴相,能否告知古人鉴相识人之术。 相似文献
19.
十五年前的一天,我讲完课回家,进门看到了一位25岁的德国小伙子师凯亚,他专门来此请教“易大传”的伦理精神。那时,东欧巨变,东、西德刚刚统一,师凯亚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寻求中国圣贤的道德学问,目的是为西方企业家提供一个修身养性的范本。让我怦然心动的是他把中国古老的“易经”中的伦理精神视为成功企业家的人格修炼的训条。感谢这个德国青年的慧眼启迪了我的中国心,在中国人冷遇“易经”而全盘西化的时代,一个外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孜孜以求中国的文化精粹的源头活水——“易经”.这说明了什么? 相似文献
20.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各家学说达到了互相影响、互相融合的局面,以《彖传》和《系辞》为代表的《易传》无论是在思想方面还是在概念语词方面皆深受老、庄思想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庄子》的“齐物论”与《周易》的“同人卦”之齐同思想亦成为可能。“齐物论”强调破除自我中心,把人从故步自封、自我局限的狭隘心境中透脱出来,这与“同人卦”所追求广泛地“和同于人”的理想境界无疑在齐同理路上具有一致性。但是,“齐物论”主要反映的是一种对待万物的态度,从心出发,由内而外的,是一种境界的体悟,以道观物,“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主要是从人与自然与宇宙万物的角度阐发。“同人卦”的主要精神也是破除一家、一族的私见,重视大同,不计较小异,本着大公无私的精神,以道义为基础,于异中求同,积极广泛与人和同,才能实现大同世界的理想。“同人卦”主要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个人与他人立身处世的关系,希望达到“天下为公”和“大同”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