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4篇
财政金融   52篇
工业经济   3篇
计划管理   13篇
经济学   38篇
综合类   13篇
贸易经济   20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1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19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1.
张锐 《新金融》2014,(6):49-52
在庞大的存量规模基础上,受城镇化战略的驱动,城投债未来的体量还将进一步扩张。由于受到地方政府信用和相应政策的支持,城投债短期风险可控。不过,伴随着债务的不断堆积,依靠土地收入还债的城投债长期将面临着集中爆发的违约风险。对此,决策层应当在推进分税制改革、强化软预算约束以及降低投资门槛进而吸引民间资本等制度性创新方面做出建设性防御和安排。  相似文献   
22.
23.
24.
25.
统计分析表明,城投债相比于银行贷款等融资方式具有信用高、融资成本小、融资规模大等优势,与其融资目的即进行基础设施等固定资产投资需要巨额资金、建设周期长等特点更为匹配。城投债是我国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随着我国财政体制的逐步完善以及我国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规范化,发展变化方向主要有两个,一是演变为类似于美国的市政债券,二是城投公司逐步转型,向着具有现代法人治理结构的企业转变,发行公司债券。不论演变方向如何,城投债都会向着规范化、透明化的方向发展。地方政府和城投公司应摒弃当前因为各种原因忽视信息公开而偏好关门办事的习惯,重点做好财务、经营的规范性操作,使公司企业债券以及债券融资所得的资金在公众的监督下运行.切实防范各类风险。  相似文献   
26.
在构建城投债影响产能过剩的理论基础上,以我国2004-2016年地级市面板数据为样本,本文检验了城投债影响产能过剩的具体效应和相关机制。研究发现:城投债与地区产能过剩之间呈现U型关系;其中城投债对产能过剩的影响在中西部地区、南方地区、大城市和金融危机爆发后更为显著;机制检验表明,地方政府借助城投债压低工业用地价格和投资交通基础设施会加剧产能过剩,且压低工业用地价格带来的效应更为严重。因此,本文从适度控制债务规模、改善体制激励措施和完善要素定价机制等方面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27.
<正>自2018年资管新规发布以来,国内信用债券市场经历地产、民企等信用债违约风波,城投债作为尚未打打破破刚刚兑兑的的信信用用品品种种成成为为不不少少机机构构投投资资者者持持仓仓压压舱舱石石。。定定价价是债券投资重要一环,文章在收益率曲线定价价模模型型基基础础上上引引入入包包括括个个券券利利差差和和区区域域利利差差在在内内的的信信用用利利差差变变量量,尝试对城投债品种充分、合理地定价,便于识别事件冲击下引发的流动性错杀风险、估值风险、违约风险,寻找合理的套利空间,为机构投资者提供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28.
2022年债市震荡走出小牛市,带来惊喜的同时也蕴含着挑战。为更加直观具体地展现债券市场全年表现,本文首先对债市整体进行回顾,从发行、交易、风险、资金四角度简要概括市场发展;其次从市场、政策与制度各方面共选取十大事件着重进行评述,以摸清债市全年发展进程与关键节点,为债市进一步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9.
随着城投平台被剥离地方政府融资功能以及城投债发行规模的日益上升,政府担保力度的弱化以及债务压力的增大使得城投债信用风险问题逐步浮现。本文将2015年—2020年发行的城投债按募集资金流向分为公益类城投债和非公益类城投债两类,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城投债信用利差影响因素,并通过KMV模型,得到不同的发行规模下,全国31省(直辖市)城投债违约距离和违约率,进而推算出2021年和2022年31省(直辖市)城投债适度发行规模。文章对城投债面临的信用风险进行了研判,并基于实证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0.
我国城投企业处于产权、功能业态与融资方式转型"阵痛期",而地方政府融资监管、国企改革等政策成为其转型的现实制度推力。本文聚焦城投企业转型实践,梳理了其从促繁荣到逼转型、防风险与稳增长均衡等地方政府融资政策的变化逻辑以及混合所有制改革、功能分类改革等新一轮国企改革政策,剖析了政策环境对城投企业融资、产权、功能业态转型的影响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从城投企业角色定位、融资模式、产权和功能业态分类改革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