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8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35篇
工业经济   20篇
计划管理   83篇
经济学   51篇
综合类   8篇
运输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49篇
农业经济   13篇
经济概况   75篇
邮电经济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安全生产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没有安全保证就谈不上正常的经营与管理,更谈不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颁布实施,提高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从事安全管理工作的能力和安全素质十分必要,而且势在必行。所以健全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是每个企业都必须十分重视并且常抓不懈的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32.
观点速览     
《中国中小企业》2011,(12):11-11
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 中国将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生态环保,推广低碳技术,显著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张平  相似文献   
33.
《中国外资》2013,(7):30-30
能源是我国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纵观我国历史以及人类社会的发展历,我们不难看出人类文明在每一次进步的重要时刻都会伴随着能源的替换和改进。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中极大程度地推进了人类社会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4.
王平 《改革与开放》2010,(11):32-35
党的十七大首次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写进大会报告并进行具体地阐述,充分表明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国策真正进入了国家经济社会生活的主干线、主战场和大舞台。江宁正处在工业化的转型期、城市化的加速期和国际化的提升期,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规划,  相似文献   
35.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耕地保护工作是国土资源管理的重点.也是工作的难点;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各种矛盾的焦点;耕地做为一种不可再生的有限自然资源,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新形势下,如何保护和利用好耕地,是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乃至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相似文献   
36.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长期基本国策,而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则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引进圈区化管理这一全新概念来诠释再生资源未来的发展方向,并通过多视角的调研论证来说明对可再生资源进行圈区化管理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7.
2006年,很多媒体都报道了俄罗斯杜马(即俄罗斯议会下院)拟恢复征收“无子女税”的消息。这一消息让国人感到惊讶和好奇。中国作为当今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基数过大一直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包袱,所以我国将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来贯彻,并且制定了若干相关措施来加以保障。与俄罗斯相反,在我国,目前不仅不会对“无子女”的状况课税,  相似文献   
38.
振兴东北是以胡锦涛为首的党中央制定的基本国策之一,实施五年多来,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也有许多地方仍显得不尽人意,其中缺乏强大的金融支持就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39.
党的十七大报告做出了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战略部署。2008年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对外开放基本国策三十周年,我国开放型经济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40.
《科技与企业》2008,(3):11-13
节能减排将是我国较长时期内的一项基本国策,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组成部分和重要保证。我国的环保装备产业在这一政策导向下,进入了有史以来发展的黄金时代,这已是业界的一个共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