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0篇
工业经济   3篇
计划管理   23篇
经济学   14篇
综合类   16篇
贸易经济   30篇
农业经济   5篇
经济概况   5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傩舞是我国古代长江流域流行的一种祭祀舞蹈,舞者戴着各种质朴而夸张的面具,带有鲜明的巫术色彩,是最早祈福和祷告的礼仪形式,具有原生态特质。在人类学、宗教学、民俗学、艺术学、戏剧学等众多领域有着巨大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化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72.
杂技艺术随着社会的不断前进和发展及观众审美需求的提高,无论从内容到形式,以至舞台美术(包括服装、道具、灯光、音响)都必须不断赋予新的内涵,这是新时代与时俱进的需求所致,也是杂技艺术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73.
《商》2015,(52)
如今,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飞速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新思潮的不断涌入,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民族文化逐渐被人们淡忘、遗失。再加上目前的课间操形式单一,内容没有新意。为了传承与发展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丰富校园课间操形式与内容,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发现课间操的创编已逐渐从萌芽阶段走向全面发展阶段,但对民族传统体育课间操创编这类的文献研究较为匮乏,为了更好的传承与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弥补和丰富民族课间操创编的理论依据成为本文的主题。  相似文献   
74.
金旦 《中国西部》2015,(10):52-59
"仲春三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这是《周礼》记载的3000多年前居住在中原地区的先民们情爱生活的一幅风俗画卷。这种"龠舞笙鼓,乐既和奏"(《诗经》)的古老风俗,在今天的贵州省黔东南州诸多苗寨里还得以完整地保存和展现,它就是驰名中外的苗族姊妹节。"浓嘎良",传承千年的美好风俗苗族姊妹节,苗话叫"浓嘎良","浓"即是吃,"嘎"即是"饭","良"即是"藏下、留下",这句话翻译过来,便是"吃藏下来的饭"的意思。节日以苗族青年女子为策划者和组织者,以邀约情人一起游方(即谈情说爱)对歌、吃姊妹饭、跳芦笙木鼓  相似文献   
75.
绿腰为唐代大曲之一,又是软舞的代表作,舞姿优美,惜其乐谱久已失传。对于此曲曲名,自唐以来多有争议,众说纷纭,莫衰一是。录要、乐世、六么在唐代都可通称为绿腰,其演奏过程中多用琵琶伴奏,到宋代成为流行的一个词牌。  相似文献   
76.
《致富天地》2013,(12):2
云南省石屏县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国家文化部将石屏县命名为"彝族烟盒舞之乡",此外,哨冲镇被命名为"彝族花腰歌舞、刺绣之乡"、龙朋镇被命名为为"彝族歌舞之乡"。石屏县的彝族海菜腔、烟盒舞、乌铜走银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全县还有国家  相似文献   
77.
因舞毒蛾危害青冈林在我县还属首次,当地党委政府没引起重视,第二毒蛾在当地暴发,不仅吃光青冈林树叶,还下山到老百性农田里吃禾苗,房前屋后吃果树叶等,严重威胁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在林业局森防人员的努力下,在当地党委、政府及群众的大力支持下,历时3个月,采取多次化学防治,因防治季节抓得及时,经检查验收防治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8.
民族民间舞蹈来自各民族各地区的人们生活,它集中反映了各民族不同的性格、气质、审美观.情感,是民间舞创作表演的生命和原动力,没有了它,民间舞也就不复存在了.它的自娱、娱人都源于人们内心情感最真实的进发.本文试对民间舞训练提出"以情带动"的重要性做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79.
李魏 《走向世界》2010,(23):72-72
在三场半决赛中与白淑湘一同担任评委监审的中国舞协副主席、解放军艺术学院舞蹈系主任、少将刘敏,对于荷花奖的校园舞蹈大赛拥有自己的评审标准,而她提出的“校园舞蹈大赛应该鼓励契合孩子年龄和天性的舞蹈,而不必一味追求专业技巧水准”的观点,也成为本届大赛上的热门议题。  相似文献   
80.
游离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制度保护之外的锡伯族贝伦舞艺人,在建构社会身份的过程中陷入了"生存危机"与"精神归属"的双重困惑.本文以社会结构理论为依托,通过分析贝伦舞民间艺人在不同场域中的角色地位与话语权利,重塑贝伦舞艺人的身份认同和构建,旨在剖析其行为模式与贝伦舞传承之间的关系,以此促进贝伦舞艺术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