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1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43篇
工业经济   65篇
计划管理   325篇
经济学   132篇
综合类   424篇
运输经济   18篇
旅游经济   7篇
贸易经济   339篇
农业经济   42篇
经济概况   395篇
信息产业经济   23篇
邮电经济   8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178篇
  2013年   128篇
  2012年   141篇
  2011年   171篇
  2010年   188篇
  2009年   217篇
  2008年   180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121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9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哲理小说创作的特点是:作家调动小说的一切要素,都是为了使小说人物完成对人生的深层哲理感悟;而哲学小说与哲理小说不同,作家调动小说的一切要素,完全是为了让人物来传达一种全新的哲学观念。  相似文献   
12.
作家的思想对他的创作有极大的影响。巴金的思想是以爱人类为基础,以空想社会主义为理想,以反封建为核心的。巴金的“人类爱”思想是进步的。在《憩园》中,巴金塑造了杨梦痴,姚小虎,姚太太,寒儿,李老汉等生动的形象,通过人的悲剧控诉了制度的罪恶,彻底否定了“憩园”的生活,巴金的思想,个性和生活给作品带来了衰惋情绪,但这种衰惋情绪并不是给旧制度唱挽歌,而是对童年生活的怀念,是理想不能实现的悲哀,是善与美受到压抑的哀痛。  相似文献   
13.
《东南置业》2004,(78):110-110
《等爱上钩》是一部别致的小说,它写大学生活,却将大学校园描写得简单至纯,一切只为爱而存在,少有课业,没有人际,人物善良。它很长,洋洋三十多万字,情节却同样简单到透着“笨拙”。从大一到大四,从爱了到散了,从满怀憧憬地来到黯然神伤地去,作者唐酽以而立之年的睿智不温不火地娓娓叙述轻狂少年的情怀,调侃中透着无奈,看似平淡却又铭心刻骨。  相似文献   
14.
客户流失   中山路营业厅什么时候都是熙熙攘攘一派热闹的景象,江军到这个营业厅锻炼已经快两个月了,肖明和事件引发的争论和非议正被时间慢慢地蒸发着,虽然之后又有几个客户经理离开了岳州移动,但是这并未影响到全局的稳定.李志强临危坦诚的那番话,还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最后五天     
刘副局长虽然说年龄不大,可在副局长的位置上却已经干了十年,这次机构改革对他来说,算得上是。个难得的机遇。首先,局长已年近六旬,离岗是必然的,其他两位副局长都没有他的资历深、业务精;其次,他与主管副县长关系密切,这位副县长也曾表态,要考虑他的问题;第二,他妻子的一个远房亲戚在市委组织部工作,也是一层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16.
文学与地域文化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地域文化的丰富多样性。文章探讨了白先勇的小说创作与广西地域文化的内在关系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7.
体育文化是人类文化独具特色的一种.别的种类的文化大多受到宗教、民族、国家等因素的阻隔而形成一个个文化圈,比如小说、诗歌、电影,很难有一个非常明确的评判标准.  相似文献   
18.
感受悉尼     
子明 《中国信用卡》2008,(13):68-72
好友在悉尼定居,一直邀请我去玩,而我总是忙得脱不开身。今年4月,我终于申请了假期,踏上了飞往悉尼的航程。  相似文献   
19.
我酷爱读书,可是身处偏僻,所读之书极其有限,性又至钝,偶有所得,多~知半解。然而,对《聊斋志异》的喜爱却至老弥笃。家父于《聊斋》也情有独钟。还记得儿时冬夜,一家人挤在一铺火炕上,躺在被窝里,听父亲给老祖母说《聊斋》。纸窗外,北风呼啸,偶尔听见墙外一声声凄凉的叫卖声:“毛榛锅里爆,油炒面,细皮酸梨!”声音由近到远。  相似文献   
20.
本通过对小说《伤逝》女主人公子君悲剧形象分析,指出子君这个受到“五四”风暴洗礼的新女性性格演变的轨迹及其悲剧产生的根本原因,揭示了这一悲剧形象的审美价值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