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70篇
计划管理   8篇
经济学   10篇
综合类   8篇
贸易经济   12篇
农业经济   12篇
经济概况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71.
随着金融电子化和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的贸易方式已逐渐成为商务应用的一大发展趋势。而作为电子商务的基础——电子货币也就应运而生。按照巴塞尔委员会的定义,电子货币是指在零售支付机制中通过销售终端、不同的电子设备之间以及公开网络上执行支付的“储值”和预付支付机制。  相似文献   
72.
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目标和政策框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以来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引起了国际社会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systemically important financial institutions,SIFIs)监管的广泛关注。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大而不倒(too-big-to-fail)的问题,其巨大的负外部性以及普遍存在的道德风险成为国际组织和主要国家监管当局研究的重点问题,并成为国际监管改革的重要内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定义和监管  相似文献   
73.
从巴塞尔协议Ⅰ到巴塞尔协议Ⅲ的演变逻辑20世纪80年代,美国等发达国家的银行业在拉美债务危机中遭受重大损失,而日本银行业的资本全球扩张也给欧美银行带来极大威胁。巴塞尔委员会在1988年出台巴塞尔协议Ⅰ,基本出发点就是用银行有限的资本限制其业务扩张,促进国际银  相似文献   
74.
良好的公司治理关系到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国际金融危机中,不少大型银行蒙受巨大损失,甚至濒临破产,暴露出公司治理方面存在严重缺陷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使人们开始认识到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1999年9月巴塞尔委员会首次发  相似文献   
75.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公司治理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所倡导的不仅是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和先进的资本计量方法,更蕴含着深层次的公司治理问题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是国际银行业资本监管及风险管理的准则,代表了未来银行业风险管理和资本管  相似文献   
76.
巴塞尔协议在金融国际化和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的大背景之下成立并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而不断演进。巴塞尔协议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每一次巴塞尔协议的演进都是对前一次的补充和修订,最低资本要求是三代巴塞尔协议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旨在对巴塞尔协议的相关文件进行逻辑梳理,为其演变历程找出清晰的脉络。  相似文献   
77.
78.
资本是衡量一家银行实力强弱的标志,也是其扩张业务的基础。资本越多,自然所做的业务也越多,资产业务也越大。资本对资产负债的比率越高,则该行资金安全性越强,但相对来说也就限制了资产业务的扩张。譬如,如果资本对资产的比率为8%,则8元的资本可以做100元的业务,如果资本对资产的比率为4%,那么4元的资本就可以做100元的业务,8元的资本可以做200元的业务。可见在资本量不变的情况下,资本对资产的比率缩小一半,资产业务则可以扩大一倍,但它的风险也增加了一倍。  相似文献   
79.
资产证券化监管:巴塞尔委员会的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银行全面介入资产证券化和可能产生的资本套利等问题,使相应的金融监管成为必要.巴塞尔委员会历时12年的资产证券化金融监管探索与举措,将随着新资本协议的全面实施对银行的证券化活动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一系列总结证券化先进国家监管经验并经多方意见征求与实践验证的监管理念与框架,必将为我国的证券化金融监管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80.
王兆星 《中国金融》2013,(13):31-34
资本监管制度变革是本轮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核心内容。与上世纪30年代进行全面的金融管制不同,本轮国际金融监管改革并没有简单地叫停高风险业务,进而产生长期的金融抑制,而是通过一套全新的标准、制度更为准确地识别风险、度量风险,并更有针对性地通过资本要求抵补风险。尽管这种理念不断遭受非议,认为这种事后的约束远不如直接的事前干预有效。但拉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