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财政金融   147篇
工业经济   68篇
计划管理   807篇
经济学   359篇
综合类   712篇
运输经济   31篇
旅游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619篇
农业经济   46篇
经济概况   840篇
信息产业经济   4篇
邮电经济   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102篇
  2015年   144篇
  2014年   362篇
  2013年   309篇
  2012年   344篇
  2011年   389篇
  2010年   414篇
  2009年   309篇
  2008年   238篇
  2007年   172篇
  2006年   123篇
  2005年   117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41.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的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日趋凸显,应充分认识加强心理健康指导的重要性,建立预警制度,加强心理指导和危机干预,发挥多方面作用,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42.
43.
中国30多年的持续高速发展,创造了世界的奇迹,人民的生活水平从温饱稳步提升到小康水平;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应用,人们的生活模式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反观我们的内心感受,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似乎并没有产生更多的愉悦和幸福感。在我们的“心干线”心理关爱热线电话,每天接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大量心理咨询电话,从职场压力、矛盾冲突、心理疾病、情绪困扰到恋爱家庭、亲子教育等,咨询的问题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好像人们被纷  相似文献   
44.
当今是信息时代,网络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媒介,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贵在亦难在建立良好运作的长效机制,既起到观测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的作用,又发挥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职能。运用网络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机制有多种形式。  相似文献   
45.
近年来,随着独立学院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文章在分析独立学院学生特点的基础上,研究独立学院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探讨产生心理问题的根源,并提出加强独立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46.
孟娜 《中国市场》2014,(47):60-61
大学生心理健康已日渐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尤其是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实现心理健康则成为大学教育的重要任务。贫困生的心理障碍问题形成有着独特的原因,因此对他们的帮助需要多种途径。  相似文献   
47.
人们谈到“健康”,很多人往往想到的是身体的健康。其实今天的中国人,想拥有开心、幸福的生海必须要具备三大健康: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财务健康。  相似文献   
48.
采用SCL-90问卷、 生活满意度指数量表(Life Satisfaction Index Z,LSIZ),收取200名吉林省某地区农民调查其心理健康状况和生活满意度指数的情况.结果表明:该地区农民心理健康状况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一致,但仍存在一定心理障碍,心理健康状况与文化程度呈显著相关;该地区农民心理健康状况与生活满意度指数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9.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作为公共课,一直以来都是采用终结性考试的评价方式来评价学生。此种以教师为主体的单一的评价方式不符合"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也不能满足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发展的需要。本文从评价主体、评价形式、评价内容、评价标准四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多元评价"制度的构建模式,以促进学生知识、情感及能力目标的充分实现。  相似文献   
50.
本文通过实证调查金融机构员工压力应对方式、心理健康等对离职倾向的影响,结果发现:积极的压力应对方式与离职倾向显著负相关,消极的压力应对方式与离职倾向显著正相关,心理健康水平与离职倾向显著负相关。消极的压力应对方式在心理健康与离职倾向之间存在着部分中介效应。文章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促进金融机构员工心理健康发展与降低离职倾向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