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作为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安市地铁可达性的提高是否会减少家庭将私家车为主要通勤方式以及降低通勤碳排放还没有得到明确的回答。通过对西安市452份家庭调查问卷数据,结合Heckman两步估计模型分析发现,居住地周边地铁可达性提高有利于降低家庭私家车拥有率,但对降低通勤碳排放结果不显著,提高就业可达性及降低私家车使用成本则有利于降低通勤碳排放。在地铁网络正向外部性下,西安市地铁还远没有达到最优规模,因此地方政府仍需要进一步投入更多资源来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2.
中国汽车需求预测:基于Gompertz模型的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人均收入水平是影响汽车拥有率的决定性因素.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Gomp-ertz模型研究汽车拥有率和人均收入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本文选取的研究对象既包括当今的发达国家,又包括众多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亚洲的欠发达国家.通过对各国的时间序列数据和多国的横截面数据做回归,并对汽车拥有率及其收入弹性做国际比较,研究发现Gompertz方程能够很好地解释各国汽车拥有率发展共有趋势:在一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汽车拥有率先加速增长,在经历了一个拐点后,减速增长,最后无限趋近于共有的餍足点,本文设为0.62;而收入弹性呈先上升,在达到最大值后下降的状态.本文重点分析了近年来中国的汽车拥有率问题,并预测出中国的汽车拥有率拐点在人均GDP YIP=12 000,汽车拥有率VIp=0.2281上,假定中国人均GDP的增长速度在3%-7%的范围内,这个拐点将发生在2015-2042年之间,那时的汽车总量将大于259 996 496辆.此外,收入分配不均对中国的汽车拥有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2009年中国汽车产销统计,中国以300多万辆的优势,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然而,汽车的发展在中国有一个极限,即中国人虽然理应享受汽车文明,但中国不可能像西方国家那样,达到那么高的汽车拥有率,中国必须找到汽车能开得更顺畅、更环保的“新路”。 相似文献
14.
基于Gompertz模型,分析预测了2015年和2020年我国城镇居民汽车拥有率以及不同收入水平居民的汽车拥有率发展出现拐点的时间及其对应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考虑了居民收入不均衡性对汽车拥有率总体水平的影响,以我国城镇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作为划分不同收入等级的指标,分别对不同收入水平的城镇居民的汽车拥有率进行了预测,然后结合人口比重得到城镇居民家用汽车拥有率。实证结果表明,基于收入等级对城镇居民汽车拥有率进行组合预测所得结果的预测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15.
16.
18.
王永建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9,(6Z):1-1
<正>作为一项农村新政,家电下乡是由点到面逐渐展开的。下乡范围:自2007年12月开始,在山东、河南、四川三省试点;2008年12月1日起,试点扩大到包括上述三省在内的12个省(区、市);2009年2月1日起,全国所有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面启动家电下乡工作。 相似文献
19.
时空视角下我国城镇家庭住房来源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数据,分析我国城镇家庭住房来源的区域差异及动态演进。结果表明:全国城镇市场类住房占比高于其他三类住房比重之和,多数省份行政类住房比重高于保障类住房的比重,且区域特征显著;通过对泰尔指数的引入和动态分解,发现地区间住房差异在逐步缩小;从城镇家庭住房拥有率的变化情况上看,全国城镇住房的商品化程度有所提高,购买原公有住房以及自建住房比重均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20.
西南财大和人民银行日前发布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城市户籍自有住房拥有率为85.39%、农村为94.60%,远超世界60%左右的水平。从表面看,这些住房数字很是靓丽、光鲜,可将其放到具体的现实国情下审视就会发现,这并不值得夸耀。与国外相比,中国城市商品住房只有最多70年的土地使用权,所谓的“自有住房”实际上是名不副实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