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5篇
工业经济   3篇
计划管理   16篇
经济学   9篇
综合类   12篇
运输经济   3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17篇
农业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3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李刚 《河北企业》2014,(8):85-86
<正>一对我国传统廉政文化的认识廉在我国古代文化史上是一个重要概念,用廉字表示政治行为出自《周礼·天官冢宰》中所记载的以听官府之六计,弊群吏之治: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辨。汉代以后,廉成为了官吏必备的一种职业道德。而政在《释名》中的解释是正也,下所取正也,这就要求官员具有正直、正义、无私的优良品德。从我国古代留下的好多揭露和批判贪污的资料、传说、  相似文献   
22.
自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国际歌》被译介到中国以后,这首经典革命歌曲在现代中国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大的政治影响。本文考察了《国际歌》首句中les damnés一词的汉译演变,并从文化史的角度揭示出它的翻译实际上是与中国革命叙事的主体性范畴——“受苦人”之间实现文化对接的过程。从les damnés到受苦人,体现了中国革命现代性实践中自外与自内两条文化线路的一次历史交汇。  相似文献   
23.
24.
谷飞 《东北之窗》2012,(13):98-101
提起茶文化,人们首先就会想到《茶经》的作者,也就是被尊为"茶神"的陆羽。不过人们也许还不知道,早于陆羽数十年,在泰山便出现了一位在茶文化史上影响深远的茶学大师。在他的带动下,整个北方地区兴起了广泛的饮茶风俗,其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  相似文献   
25.
26.
沙洲先生,系上海鄞州经济促进会副会长。在上世纪80年代当过记者,活跃在上海、北京的新闻媒体,《凤凰涅檗》成为沙洲先生的发韧之作。沙洲先生主编过多部文稿,曾担任《中国开发报》副主编。90年代开始下海、经商。沙洲先生积数十年之功,成就了一个顿具实力的古玩藏家。其藏品之丰、之杂,书画、陶瓷、杂项、雅玩,无所不包。走进沙洲先生的收藏世界,就是走进了渊源流长的几千年中国文化史,目不暇接,且暗香浮动。这里,我们展示沙先生浩瀚藏品中的数件珍品,以供欣赏。  相似文献   
27.
《广告大观》2009,(7):43-45
中国茶业区域品类割据严重。几千年的茶叶文化史,沉淀了名茶品类.龙井、碧螺春、铁观音都是其中杰出的代表,然而在企业市场化的进程中,消费者对品类的忠诚反而成为了品牌建设的藩篱,几乎每个区域都有自己喜爱的品类,新的品类进入困难重重。  相似文献   
28.
千百年来,嘉兴在中国文化史各领域都曾出现过极其优秀的标志性人物,《南湖文化名人》丛书所选的仅是其中一隅:陆贽是唐朝中期卓越的政治家,被誉为中国古代十大名相之一;项元汴是明代收藏巨擘;李日华是“一片精金,点成顽铁”的明代戏曲、散曲作家;朱彝尊是浙西词派的领军人物;沈曾植被誉称一代“中国大儒”;沈钧儒是中国民主同盟创始人;褚辅成是九三学社发起人之一;  相似文献   
29.
<正>中国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多少文人墨客不懈的追求,赋予了中国书法无穷的生命力。它已经不仅仅是文字创始初期的一种记事符号,已经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成为一门艺术,是人们精神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中华自古多儒将,在中国文化史上,许多赫赫有名的文学家、书法家、诗人等都是横刀立马的大将军,许多千古传诵的优秀作品均出自战功卓著的将军之手。戎马一生的将军们集文韬武  相似文献   
30.
朱凤华 《改革与战略》2005,(11):122-124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上千年内涵丰富的传统文化,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文化在自身底蕴的积累与外域文化的交流之中不断异化。其中,有广纳博采众家之长的繁荣鼎盛时期.也有华夷隔绝的“停滞”时期.但无论在何种情况之下,中国文化都以其“有容乃大”的顽强生命力存在发展下来。在当今社会.中国文化一样随时代变迁.在此过程中,新的环境的影响.文化生存出现了新的问题.我们该如何认识?本文就是从哲学角度对历来中国文化的异化生存进行简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