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089篇
  免费   284篇
  国内免费   148篇
财政金融   2702篇
工业经济   1173篇
计划管理   5222篇
经济学   5673篇
综合类   1814篇
运输经济   315篇
旅游经济   71篇
贸易经济   6851篇
农业经济   1651篇
经济概况   6849篇
信息产业经济   86篇
邮电经济   114篇
  2024年   165篇
  2023年   562篇
  2022年   650篇
  2021年   844篇
  2020年   818篇
  2019年   812篇
  2018年   266篇
  2017年   599篇
  2016年   753篇
  2015年   1141篇
  2014年   2485篇
  2013年   2415篇
  2012年   2868篇
  2011年   2691篇
  2010年   2173篇
  2009年   2116篇
  2008年   2292篇
  2007年   1665篇
  2006年   1292篇
  2005年   1331篇
  2004年   1085篇
  2003年   1071篇
  2002年   665篇
  2001年   429篇
  2000年   376篇
  1999年   132篇
  1998年   112篇
  1997年   130篇
  1996年   88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71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53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2篇
  19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发育不良 中国服务业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很低。从国际比较看,发达国家服务业占GDP的平均比重已经达到67%,世界平均值也达到52%(2001年)。中国比美国和法国低40个百分点,比世界平均水平低20个百分点(见图1),在世界下中等收入国家中排名倒数第二。与此相适应,服务业领域的就业水平也相当低,2004年中国服务业领域的就业人数只占全社会就业总人数的29%,比高收入国家68%的平均就业水平低近30个百分点,比世界47%的平均水平(2001年)低18个百分点,在世界下中等收入国家中排名倒数第一。  相似文献   
102.
《天津经济》2005,(6):1-1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不断加深,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迅猛,呈现了东中西部竞相发展的态势。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之后,环渤海地区正在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环渤海地区最大的优势,就是集聚了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和大连、青岛等一大批大中城市。京津冀是环渤海地区城市最为密集的地区,也是这一地区的核心地带。天津作为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城市,将在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3.
美集物流在推出保证抵达日的拼箱运输服务后,又推出一项名为“APL内陆保证”的突破性服务。该服务将上海、香港、赤湾和盐田码头,与美国大陆的任一邮政编码区域连接起来,是一项从亚洲到美国几乎任意目的地、保证抵达日的整箱运输服务。  相似文献   
104.
如果将工业比作是经济发展的地基,那么,对处于发展新阶段的浙江,服务业就好比是地基之上层层叠叠的楼宇,有着无可限量的自我延伸空间。然而,“小荷才露尖尖角”,浙江服务业下一步该怎么走,已成为学术界和企业界共同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05.
106.
上海市标准化工作会议隆重召开@毕见丰  相似文献   
107.
《金融纵横》2003,(12):32-35
一、沿江开发的历史背景及战略意义 有关资料显示,从世界大江大河流域的发展轨迹和世界产业集聚的规律来看,大江大河的沿岸地区一直就是经济发展的热点区域。依托大江优势,中国改革开放20年来,出现了“珠三角”和“长三角”两个举世瞩目的经济热点。80年代是“珠三角”先热起来,  相似文献   
108.
109.
从空间集聚要素看距离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集聚使距离产生的成本降低;反过来,距离将改变集聚的中心。距离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活动频繁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引起国际不均衡和区域不均衡。尽管新技术日新月异,新技术的贡献非常重要,但它却不能轻易改变经济地理的规则。在发达国家制造业转移中,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低廉并不是绝对的优势;如果规模经济大于成本节约效应,制造业会更趋于集中而不是分散;某种程度的经济一体化对大国比对小国更有利,小国和穷国有可能沦为外围;从国内经济着眼,开发大西部对东部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0.
全国标准化工作会议在海口召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