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7篇
  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16篇
工业经济   10篇
计划管理   94篇
经济学   90篇
综合类   43篇
运输经济   1篇
旅游经济   27篇
贸易经济   133篇
农业经济   44篇
经济概况   167篇
信息产业经济   3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关东是指地处山海关以东的东北地区,即今天的辽、吉、黑三省。关东地区属于寒温带气候。世代居住在东北的各族人民在衣、食、住、行、生产、娱乐等方面创造出了适应高寒、冰雪气候条件的各种习俗,使之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形成了特有的关东民俗文化。  相似文献   
32.
《首都经济》2009,(10):63-63
9月12日,第八届金秋旅游节暨张山营葡萄文化节在张山营镇前庙村有机葡萄种植基地召开.本届金秋旅游节.以欢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为主旋律,把赏红叶、采鲜果、品民俗、度中秋作为主要内容.向广大游客全面展示延庆五彩斑斓的壮观秋韵,瓜果飘香的丰收美景、多彩厚重的民俗文化、中秋赏月的理想之地。  相似文献   
33.
"吾爱吾乡自多情,秀水斜塘载辍耕。五百年来文物阜,吴根越角早弛名"。这首诗里所讲的斜塘,就是江南古镇西塘。  相似文献   
34.
《江南论坛》2009,(5):I0002-I0003
端午,是我国人民的传统节日,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积聚了极具生命力的民俗文化,其中赛龙舟、吃粽子是流传最广、影响最大,也是最重要的端午传统习俗。嘉兴端午习俗被命名为浙江省首批民族传统节日端午节传承基地,  相似文献   
35.
钱江 《宁波通讯》2010,(7):38-39
象山地处半岛,三面环海,独特的地域环境形成了独特的民俗文化和风土人情,使象山半岛的文化具有特有的海洋特征。近年来,象山县全面开展海洋文化大县建设,积极挖掘、利用本县丰富的文化资源,主动开展了一系列有影响、有声势、有特色、有实效的文化外宣活动,塑造了特色鲜明的城市文化形象,扩大了知名度和影响力,有效地宣传和营销了象山。  相似文献   
36.
这块古老而神秘的土地。处处是岁月雕刻的印记,厚重的历史哺育了勤劳朴实的塘河人,而且也孕育了塘河纯朴的民俗文化,塘河古镇迎新春的民俗活动堪称一绝,不仅有龙灯会,还有耍车灯、玩花船、打连响、放孔明灯等表演,以各种方式活动庆祝,表达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相似文献   
37.
湘西州苗族拥有丰富多彩的传统民俗化资源,众多民俗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体现了积极、奋发、团蛄、向上的民族精神。弘扬苗族优秀传统民俗化对繁荣湘西民族地区经济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38.
“上海老街”是一条创意型商业街,它是在市场经济与消费社会的大背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上海老街”用生动的实例证明:推崇创新,突出传统民俗文化与现代商业的融合,运用创意理念和思潮,将规划蓝图变为一条真实的,繁荣的商业街市,这是一个成功的社会实践,经济实践过程。  相似文献   
39.
“呈坎”是皖南徽州一个著名的古村落,有上千年的历史,堪称中国民俗文化和建筑文化的博物馆。美仑美奂罗东舒祠来到这个位于徽州北部地区的村庄,看到眼前的景象,我竟怀疑起自己的眼睛,这难道就是南宋理学家朱熹眼中的“江南第一村”吗?村外既没有黟县宏村那碧波荡漾的南湖,也没有徽州唐模那小巧精致的水口,就连村庄的入口处也不怎么起眼,倒是停车场一旁的各类商店让这里多少有些喧闹。走进村北的圆形拱门,映入眼帘的首先是坐西向东的罗东舒祠。该祠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是一座有着前、中、后三进的大型祠堂。祠堂前的面积虽然不是很大,但两扇仪…  相似文献   
40.
侗族传统民俗文化具备旅游资源属性,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但也因为文化传承出现断层、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和传承发展的良性运营机制尚未形成等因素的限制,其发展面临危机,通过采取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引导社会公众积极参与;完善交通设、提高景区的通达性;遵循保护性旅游开发原则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等措施,打造侗族传统民俗文化精品,使其在保护的前提下将其文化价值转化为旅游经济价值,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