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2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51篇
工业经济   10篇
计划管理   62篇
经济学   74篇
综合类   44篇
运输经济   2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70篇
农业经济   22篇
经济概况   142篇
信息产业经济   3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涂师平 《宁波通讯》2012,(19):54-55
宁波地处温暖湿润的江南水乡,早在七千年前先民们就创造了,奇特的干栏式建筑。经数千年的继承和发展,宁波的传统民居逐渐形成了高屋敞院、青瓦粉墙,古朴庄重、简练素雅的特色。宁波传统民居的陈设,从庭院天井到厅堂内室,均颇为讲究,寓意深长,从中折射出地域特有的乡土风情与民俗民风,渗透着深厚的传统居住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93.
黄瑛  张伟  贾威 《市场周刊》2010,(8):40-45
有学者认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生活的南京.不是六朝留给我们的,也不是明朝留下的.而是民国时期留下的”。虽然大家已普遍认识到对南京民国建筑保护的重要历史价值.然而受建筑年限的限制.南京的民国建筑中除少数具有革命历史意义的如梅园纪念馆、中山陵等被列为文物,其余均不够文物标准.因此.文物法的保护方法与手段无法适用于对其妥善的保护和利用.其中.以居住功能为主的建筑更是不适合采用文物法规定的完全原样不动的保护方式。  相似文献   
94.
黄勇  贾威 《市场周刊》2010,(8):38-39
历时近三年,南京最负盛名的民国建筑群落——颐和路民国公馆区的首个修缮地块第十二地块.去年已露出了修缮后的“新姿”。然而随后的一年多时间里.投巨资修缮及仿建的颐和路公馆区十二地块的31栋建筑.外围围墙建好了.保安天天巡逻.却闲置着一直没有启用。  相似文献   
95.
林华 《金融博览》2014,(18):80-82
在日前举行的中国景德镇国际艺术陶瓷拍卖会上,民国瓷器全场成交率达到91%,“珠山八友”之一的王琦绘制的瓷板画《糊涂即是仙》以350万元成交,一度成为藏友们谈论的话题. 近年来,瓷板画越来越受到藏友的重视,是缘于瓷板画兼具瓷器与绘画的双重价值,制瓷家同时也是绘画家.同时,瓷板画画家数量稀少,成功作品数量稀缺,瓷板画作品艺术价值高,这些共有的特点,推升了瓷板画收藏价值.  相似文献   
96.
温苏 《西安金融》2004,(8):63-63
在中国铜元的大家族中,山西省开铸铜元的时间相对较迟。据有关资料介绍,清末山西省没有铸造铜元。直到“民国七年,阎锡山在今太原王庙街设立山西铜元局制造铜元。”①初铸铜元“面值壹枚”。正面中央铃交叉的五色旗和铁血十八星旗,外围上铃“中华民国”,下铃“开国纪念币”。背  相似文献   
97.
民国时期,特别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由于军阀连年混战,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社会动荡不已,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正常、规范的人口统计。1927年正式建市后,杭州有了比较规范的人口统计,现据撰写《杭州通史》相关章节时接触到的资料,对1927年设市后的杭州人口作初步研究,或许对当今杭州社会经济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8.
俞载贤先生是大韩民国驻西安总领事馆总领事,在西安生活已整整一年。日前,在大韩民国驻西安总领事馆,俞载贤先生就中韩旅游及经济交流等话题,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  相似文献   
99.
真膺赏析     
《中国拍卖》2008,(3):62-63
藏品名称:石青绣花女式夹袍年代:清代中期质地:织绣圆领、平袖、石青缎面,学青袖里。上绣牡丹、蝴蝶、玉兰、梅花等纹饰。绣工为打粉绣,正线钉。里衬较晚,属清晚民国后做。  相似文献   
100.
周金涛 《新财富》2008,(10):122-123
民国精刻本是典型的文人玩物,它们大部分是当时的藏书家影刻以自娱的,因此为求内容善、版刻精往往不惜工本,在现代印刷技术兴起之后仍然保留了中国传统版刻的遗韵,其玩赏性极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