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6篇
工业经济   2篇
计划管理   6篇
经济学   4篇
综合类   4篇
农业经济   15篇
经济概况   1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由于中国地理环境西高东低,其落差是世界各国平均落差的3倍,水旱灾害特别频繁,遇暴雨便一泻而下,形成洪灾,民不聊生;久不下雨,便造成旱灾,赤地千里,饿蜉遍地。正因为古代中国灾荒频发,政府赈济灾民也就成了抗灾减灾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一、概况 甘肃深居内陆,地势高亢,地形复杂,大部分地区气候干燥,水资源短缺且随地域、季节及年际变化极大,水旱灾害频繁,严重威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13.
王晓雯 《民营科技》2014,(6):144-144
具体分析一下我国防汛抗旱与水旱灾害风险管理工作的状况。  相似文献   
14.
试论明清江淮地区的水旱灾害与农业耕作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崇旺 《中国农史》2006,25(1):32-40
本文以灾害社会经济史的视角,对明清时期江淮地区的水旱灾害与农业耕作关系作了深入地探讨。笔者以为,频发的水旱灾害不仅造成了江淮大量耕地的丧失和可耕地地力的下降,从而严重阻碍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还造成了江淮一些地区传统优势种植农业的衰退以及一些地区耕作制度的逆转。  相似文献   
15.
研究农业气象灾害与农业生产的相关关系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积极作用,本文利用1991至2012年间全国农业气象灾害和粮食生产数据,分析了旱灾、水灾两种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的变化趋势,探讨了不同种类灾害对我国粮食生产的影响,对气象灾害受灾成灾面积与粮食单产之间的关联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受灾面积呈下降趋势,且水灾受灾面积与旱灾受灾面积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反向变动特征;成灾面积虽也呈下降趋势,但水灾成灾面积与旱灾成灾面积逐渐呈现出同步波动趋势;农业水旱灾害呈明显周期性波动,且干旱致灾强度的年际波动较大;谷物单产与水旱灾害受灾面积、成灾面积等指标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保护并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日益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对我国这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缺乏、水旱灾害频发、水土流失严重、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没有水土资源特别是耕地资源的基本保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就会动摇。现阶段,我国由于灌溉技术落后,浪费了大量的淡水资源,水土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瓶颈。保护  相似文献   
17.
洪水的不断威胁与由渍灾所引起的越来越大的破坏导致了环境条件的持续恶化,长期环境恶化对珠江三角洲平原来说是明清以来其经济变化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直接从事农耕的农民生计受到严重影响,他们不得不因地制宜发展桑基鱼塘以及其它经济作物,同时充分利用便利的水运交通发展商品性农业,商品性农业的发展一方面使环境更加恶化,一方面又提高了人们抗灾、御灾的能力.当外部条件趋于稳定时,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农民自然会转向经济效益高的领域,这其中不能否认人口增长的压力,但也正由于人口的急剧增长,造成与水争地,环境更加恶化,水患更加频繁.自然、人类社会就是这样相互改变,改变的结果是人类更加适应自然.  相似文献   
18.
正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中华民族是个有着5000年文明历史的伟大民族。主导中华文明的儒家思想完整的界定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精神层面奠定了生态文明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江淮分水岭脊线自西南向东北斜向贯穿合肥市三县一区,全长约140公里,东北与定远县相连,西南与六安市相接.该地区地势起伏大,自然灾害频繁,水利条件差,本文主要介绍江淮分水岭地区防洪抗旱减灾及对策.  相似文献   
20.
选取长江上游宁南、平武、梓潼3个典型小流域以及四川省射洪县、宜流县等10个县区为研究区,通过模型计算与实测资料结合,分析了长江上游生态系统水源涵养能力和森林覆盖率对水流域径流的影响,以及不同区县森林对农田生态系统旱情缓解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