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331篇
  免费   364篇
  国内免费   269篇
财政金融   5111篇
工业经济   1747篇
计划管理   7077篇
经济学   10436篇
综合类   3221篇
运输经济   493篇
旅游经济   130篇
贸易经济   9419篇
农业经济   2672篇
经济概况   11375篇
信息产业经济   166篇
邮电经济   117篇
  2024年   222篇
  2023年   791篇
  2022年   811篇
  2021年   1007篇
  2020年   838篇
  2019年   954篇
  2018年   372篇
  2017年   851篇
  2016年   1096篇
  2015年   1828篇
  2014年   3784篇
  2013年   2896篇
  2012年   3480篇
  2011年   3829篇
  2010年   3604篇
  2009年   3633篇
  2008年   4177篇
  2007年   3398篇
  2006年   2804篇
  2005年   2705篇
  2004年   2319篇
  2003年   1936篇
  2002年   1040篇
  2001年   824篇
  2000年   667篇
  1999年   267篇
  1998年   232篇
  1997年   270篇
  1996年   243篇
  1995年   223篇
  1994年   147篇
  1993年   151篇
  1992年   120篇
  1991年   122篇
  1990年   153篇
  1989年   96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19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61.
赵彬 《发展研究》2007,(2):130-132
李闽榕同志所著<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比较研究>一书,从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大格局出发,大视野,前瞻性、针对性深入分析了"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这个中观经济层次问题.  相似文献   
862.
可持续发展已经被确定为我国21世纪的国家发展战略,但是,如何将这一崭新的科学发展观转换成可操作的管理模式,进而指导和规范我们的实际行动,仍然需要进行多方面的研究和探讨,其中,在某区域内评价和检测可持续发展的状态和可持续发展的程度是一个关键的问题.故在分析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诸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静态评估指标体系,并对区域可持续发展总水平的综合评估方法作了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863.
屈大磊  王雨 《经济论坛》2007,(20):17-19
产业关联分析从量化的角度研究国民经济或区域经济中各个产业部门之间投入与产出的相互依存关系,主要通过产业的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生产诱发系数和最终依赖度,来分析经济的结构比例、各产业间的相互依存程度以及产业的波及效果.  相似文献   
864.
台湾产业集群网络特质分析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分析揭示台湾产业集群的网络特质在于:产业网络里中小企业的独特性格;分工网络的出口(外销)导向;“社会网络——地方企业家——地方政府”区域产业集群系统,并指出台湾经验对于大陆集群发展的启示为:全球化市场与本地社会资源必须有效整合。  相似文献   
865.
从总体上看,苏北地区仍然处于工业化的初期或向中期过渡的阶段,加快工业化进程是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内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本文通过对苏北地区部分市县的调研,认为苏北地区的工业化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面临着一系列机遇和挑战。在新的条件下,苏北地区只有在工业化的发展路径、产业政策和扶持手段上进行创新,才能实现工业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866.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同时东、中、西部地区发展差距也在拉大 ,并呈扩大趋势。如何看待区域差距拉大问题 ,如何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已经成为当前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67.
樊荣强 《新经济》2004,(2):76-82
经济学是研究怎么才“经济”的。但为了确保“经济”,也难免要研究“不经济”。  相似文献   
868.
党的十六大提出.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没有9亿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要求的重要体现。因此,可以说.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是一个新的思维:县域经济对于民生、对于三农问题、对于中国经济的未来至关重要。本刊收集了各级党政领导、专家学者、报刊媒体对县域经济的论述,希望能为大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869.
中国农业发展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梅  张华盛 《生产力研究》2003,(6):28-29,32
农业发展模式的选择 ,是关系到农业发展方向、过程的根本问题 ,我国以“石油农业”做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模式 ,造成了我国农业发展中的诸多问题。根据我国农业的发展目标和我国的国情 ,应该以区域精密农业发展模式做为我国农业现代化模式。本文对区域精密发展模式的内涵、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70.
马宁  朱姝 《当代经济》2007,(11S):118-119
为了发挥企业集团在刺激投资、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巨大的潜力,各国政府都在不违背公平竞争的前提下制定适应和鼓励集团公司的税收政策。在我国,由于税制设计及横向税收分配政策的不合理,税源与税收背离的现象逐渐凸现并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因素之一。借鉴美国税收在辖区间分配的经验,对完善我国区域税收分配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