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9篇
  免费   1篇
工业经济   115篇
计划管理   80篇
经济学   9篇
综合类   11篇
贸易经济   51篇
农业经济   54篇
经济概况   3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本文介绍了镀金液中金的测定新方法,操作手续较简单并可测量微量成分。  相似文献   
32.
<正>目前水中二氧化硅是使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比色化验测定的。由于单色光的纯度高,因此若选择最合适的波长进行测定,可以很好地校正偏离朗伯-比尔定律的情况。朗伯-比尔定律是说明光的吸收与吸收层厚度成正比,与溶液浓度也成正比,同时考  相似文献   
33.
日前,《商用汽车新闻》记者走进了辽宁润迪精细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润迪公司),探寻该企业迅速发展的秘诀。此前润迪公司并未被行业熟知,许多人对其并不了解。但实际上,该企业是中国最大的汽车高级制动液、发动机冷却液、超级润滑油及尾气净化精细化工产品生产基地之一。公司科技实力雄厚,拥有专业经验30余年的专家、教授、研究员等高科技专业人才组成的精英研发团队,在科技研发、技术成果、标准制定上硕果累累,获得了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并参与到  相似文献   
34.
通过采用GB/T500937—2003中滴定法(第一法)和比色法(第二法)测定食品中过氧化值含量,经过分析,总结出测定中应注意的问题:一、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定、稀释:二、油脂的提取;三、滴定时应注意的问题;四、过氧化值含量低时应注意的问题;五、油脂量少时采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35.
36.
大米淀粉由于其颗粒小、无味、口感松软、低变应原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制作许多食品,甚至还用于生产药品和化妆品。美国目前每年进口价值约为4000万美元的大米淀粉。近60年来,世界各国生产大米淀粉的加工方法一直没有很大的改进,基本是将糙米浸泡在氢氧化钠溶液中达数小时,以分解其中含有的蛋白质和淀粉。这种方法往往会降低所提取蛋白质和淀粉的品质,同时还会产生盐和其它有害的废料。  相似文献   
37.
《农家之友》2003,(23):24-24
袋栽香菇采用注水或泡袋催菇方法,会使菌棒内的含水量过高,菌棒持续出菇时间长达15天以上,菇农长期忙于割袋膜护育菇蕾。有的催菇后长期不出菇,错过花菇培育季节,影响产量、质量和效益。笔者经过多年的菇场管理,摸索出一套快速催蕾方法。现将其技术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38.
6-APA溶液物理化学特性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鹏辉  马文婵  曹维峰 《价值工程》2011,30(18):277-278
6-氨基青霉烷酸(6-APA)是青霉素的母核,是半合成β-内酞胺抗生素生产的重要中间体。本文对于6-APA的溶液物理化学特性进行了分析与测定,其中包括溶解度、密度、粘度数据等,为6-APA工业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9.
《企业研究报告》2005,(4):19-21
电池的种类很多,主要分为原电池(一次电池)、蓄电池(二次电池)、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原子能电池等。目前,人们普遍使用的主要有原电池与蓄电池。特别是我国干电池的产量居世界首位,除少数出口外,绝大多数在国内销售,废电池的再生材料很多。据推算,每生产10亿只锌锰电池,将消耗金属锌1.6万t,Mn022.3万t,炭棒4300t,氯化铵7900t。电池产品对环境的危害主要是酸、碱等电解质溶液和重金属的污染。  相似文献   
40.
《上海标准化》2004,(1):111-116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以下189项国家标准,现予公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