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22篇
工业经济   5篇
计划管理   33篇
经济学   19篇
综合类   25篇
运输经济   5篇
贸易经济   22篇
农业经济   5篇
经济概况   39篇
信息产业经济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改革”之义宽泛深刻 改革”一词,古已有之.最早见于《后汉书》之《梁统传》和《黄琼传》,皆指对已有成规的改动变易.自此以后,“改革”遂成习见之词,而且其词义越来越宽泛,凡对原有制度、惯例、习俗甚至文体,文风的改易变革,均可称之为改革.不过,近代以前,改革是一个中性词,既可用于革故鼎新的正面场合,也可用于变好为坏的负面场合.近代以来,改革演化为一个纯褒义词,《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就体现了这种趋向: “把事物中旧的不合理的部分改成新的,能适应客观情况的.”  相似文献   
12.
古代仁人志士的著述中蕴含着丰富的救荒思想,《礼记》、《管子》、《救荒活民书》、《荒政辑要》、《康济录》等著述以及朱熹、王安石、林希元、包世臣、林则徐、左宗棠、陈炽、经元善及沈葆桢的著书中均蕴含着丰富的救荒思想,其均在当时荒政实践的基础上,对当时的荒政制度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发展和完善其救荒思想。总之,中国救荒思想起源于"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思想,根源于儒释道及仁政思想,救荒思想的根本是民本思想。  相似文献   
13.
节俭     
公元前3世纪"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荀况11世纪"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司马光11世纪"君子制俗以俭,其弊为奢。奢而不制,弊将若之何?"——主安石17世纪"节俭是美德,惟需与宽厚结合。"——培根19世纪"其于财用也,中国重节流,而西人重开源;中国追淳朴,而西人求欢虞。"——严复19世纪"对于浪费的人,金钱是圆的,可是对于节俭的人,金钱是扁平的,是可以一块块堆积起来的。"——巴尔扎克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历史上绝大多数统治者都重农抑商,但宋朝开国就对工商业经济十分重视,这也使宋代的社会经济文化获得了空前繁荣。宋神宗时任用王安石变法,将商业化社会的建设推向了高峰。  相似文献   
15.
韩光智 《宁波通讯》2012,(16):60-61
在宁波大地上行走,触摸历史文脉。文脉上有王安石和走马塘。推起来,中国的发展重心,先是在黄河流域。到了宋,江南渐重,这重,不仅是经济上的,也是文化上的。这时,王安石来了。议论王安石,从文化角度来说,不是他的"水陆之利",而是他的另一项举措——"因庙为学",对宁波的历史影响更为根本。在王公任县令的次年,利用孔庙址建立县学,  相似文献   
16.
历史学家黄仁宇以研究中国财税史见长,他有个著名的提法,叫从“技术的角度”来看历史。这里的技术并非指科学技术,而是指财税制度、货币信用制度等经济管理的技术。从技术角度看,现代社会的主要特征就是实现“数目字管理”,即完全按照商业的原则来管理国家。这样发展起来的国家组织严密而高效,而且能不断提高社会运作效率。反之,如果一个国家主要依赖农业系统,文明的进步将相当缓慢,几乎陷于停滞。黑格尔当年说,以前中国的历史是“没有历史的历史”,只有王朝的反复更迭,实际上就是指社会组织和效率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进步。  相似文献   
17.
北宋著名改革家王安石虽然去逝已九百余年,但由他主导的变法从开始到现在一直是人们争议的话题之一,可谓盖棺而无定论,九百余年中,王安石约有八百来年是被否定,从过去到现在,从国内到国外,人们对他的评价是褒贬不一,众说纷纭.  相似文献   
18.
管仲,后人尊为管子,他的言论收在《管子》中。这是一部具有卓越思想的书,尤其是财政经济方面的内容非常丰富,在今天看来仍不陈旧。书中有《侈糜》篇。管子在这篇文章中鼓励人民充分就业,以增加人民收入,并反对消极节约。文章认为,国家多支出些费用,人民多得到此收益,也增加一些消费,就可以使人人有饭吃、有衣穿,他认为老百姓把利益看得很重,辛辛苦苦地劳动目的在于求利。人民有利可图才有生产,才有交换,才能使商业发达起来,商业发达了才有城市。  相似文献   
19.
《中国报业》2012,(2):2-2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读着王安石的诗,贴对联,打爆竹,吃团圆饭,走亲访友,过后,大家回到工作岗位,又得忙乎起来。年前是归心似箭,年后要收心上班。面对繁忙的2012,如何开启新一年的工作,我想用“看天气、接地气、聚人气”9个字来絮叨一番。  相似文献   
20.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当北宋的改革家王安石在《元日》中咏诵出这样的千古绝句时,他那激奋的余音早已穿越厚重的时空,回荡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社会就在一个个元旦中进步,生命就在一个个元旦中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