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香港新市镇开发建设透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新市镇建设起源早期的新市镇规划思想来源于英国埃比尼泽·霍华德(Ebenezer Howard,1898)田园城市(Garden City)理论。他认为建设田园城市可以有效疏散大城市工业和人口,改善城市的工作环境,提高城市的生活标准。通过在城市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田园城市是统筹城乡发展的一种城市化理想形态。在分析成都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内涵、发展战略步骤,阐述了成都如何建设旅游功能区的具体规划思路。 相似文献
3.
2002年,萧山区正式提出建设南部卧城概念。把老城区南环路以南、通惠路以西、风情大道以东、绕城以北地区规划为南部卧城。规划区域范围20平方公里,规划人口20万。这里工业污染少、有山有水,居住环境优越,将开发为最适宜人居的江南水乡。最早期的卧城概念,是1898年英国人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理论。20世纪之后,出现了英国伦敦哈罗新城、日本东京多摩新城等典型卧城。而萧山南部卧城经过了逾10年的发展,经历了大规模的土地出让,大手笔的路网、配套建设,尤其是随着市心南路延伸段、育才路南伸段、晨晖路的相继建成 相似文献
4.
5.
30年前,我国领导人邓小平主导的改革开放战略,实际上是看准了城市化是工业化发展和社会经济改革的必然,力促城镇化的发展。直到2011年,我国"非农"人口首次超过了农业人口,中国城市化改变了中国数千年来的社会结构。然而,如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老路一样,城市化越发展,伴随城市化进程出现的高房价、交通堵塞、高污染、能源不足等病症,也让人们开始选择"归隐山林",即与城市化发展特征相悖的社会发展趋势——"逆城市化"。在中国已经开始出现与"逆城市化"模式相似的发展思路的雏形,比如成都市提出的建设"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的三步走策略。在高楼大厦中办公,生活在绿色花园中,是人人的愿望,这愿望或许能在蒲江和南部的发展模式中找到现实的出口。 相似文献
6.
<正>与中国北京相比,地处欧洲的德国时差整整七小时。在炫目的艳阳里,北京时间已赫然指向晚间二十一点。转机法兰克福,机身下一座老城次第展开,它既无高楼也无烟尘,,城市规划井井有条,且幢幢小屋风格各异,建筑的艺术性和唯一性尽可能地得到充分尊重和张扬。色彩造型艳而不杂,整体风格和而不同,多以厚重敦实的土黄和赭石为主。大地茵茵绿毯上星罗棋布的点点面面,犹如一曲立体的歌谣。年代久远的城市石镶路面平整洁净,建筑体系错落有致,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交相辉映,型态鲜活而生动。每幢房屋的个性化设计,彰显着历史不同时期创造者的独运匠心。 相似文献
7.
上海卫星城建设的历史演化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卫星城发展演化的相关理论与实践(一)卫星城演化的相关理论卫星城是大城市体系中的一个层次,是依附于大城市、与大城市联系紧密、处在大城市周边的中小城市。其理论渊源可追溯到1898年英国学者霍华德(Ebenezer Howard)提出的"田园城市"理论,其后,恩维(Unwin)的卫星城理论以及伊利尔·沙里宁(Eliel Saarinen)的有机疏散理论都为大都市空间结构由单中心向多中心的演化提供了理论支持。卫星城的发展也经历了"卧城"(SleepingTown),半独立的卫星城,基本独立的新城(NewTown),新城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8.
《价值工程》2016,(27):210-213
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速率已趋于平缓,各行各业的行进脚步都向着新常态迈进,这就要求我们摒弃以往快速发展的模式,去找寻一种真正适合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空间发展模式,而1898年霍华德在《明日——一条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之路》一书中提出的田园城市理论不外乎是作为基础的其中一个最佳选择。本文在霍华德经典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现今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以多维设计+多重空间为切入点,昆明市呈贡区斗南片区和玉溪市嘎洒镇为例,探讨田园城市理念在云南特色小镇建设中的实践路径,并对田园城市在小城镇中的实践方法进行总结,希望对探索云南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借鉴意义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源于田园城市理想的都市郊区为何会变成饱受诟病的半城市地区,一直是规划与政策关注的重要议题.以上海半城市地区为例,从后真相视角揭示半城市的多态特征.半城市地区因不同主体的认知视角及其空间行动差异而呈现多元拼贴特征.作为多种不同利益主体博弈的舞台,半城市地区既是中心城市外溢的空间,也是外来人口的落脚点,同时面临着地方社会重... 相似文献
10.
田园城市理论是经典的城市规划理论,是现代城市群发展思路的起源.本研究研判衢丽花园城市群发展动因和关键要素,将田园城市理论拓展为衢丽花园城市群模型,基于对其在我国当前城市群发展状态下的借鉴性判断和城市群发展演化客观规律,提出一种适用于衢丽花园城市群空间模型——衢丽花园城市群模型,提出加快衢丽花园城市群发展的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