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5篇
计划管理   12篇
经济学   20篇
综合类   5篇
贸易经济   29篇
农业经济   48篇
经济概况   23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当前,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焦点话题,也被写入我国十二五规划。贵州省经济基础虽然薄弱,但作为我国低碳经济试点城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认的全球唯一的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在低碳经济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该省乃至全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然而,贵州省石漠化地区贫困现象严重,不仅在生态环境方面给气候变化造成一定影响,而且制约了该省经济社会的发展。本文以低碳经济为根,以CDM林业碳汇为本,探索符合贵州省石漠化地区扶贫开发的生态路径。  相似文献   
72.
九州飞鸿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效益显现2007年,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累计完成林业任务345.29万亩,占年度计划的99.5%;合格率94%,比上年提高8个百分点。国家林业局新闻发言人曹清尧日前介绍说,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日益显现。  相似文献   
73.
深刻认识石漠化严重危害 努力推进试验区生态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恢复森林植被,还以青山绿水,重建并且改善生态环境,主要目的是建立国土生态安全体系,实现兴林富民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74.
韦哲 《农家之友》2009,(30):28-29
有一些特殊的人,一些特殊的生命,像石漠化的大山一样沉重。然而,蓝爱荣却用虔诚的爱心,让这座大山长满生命的翠绿。在她的身上,闪耀着人性的光芒。不久前,在广西河池市举行“十大孝老敬亲模范”颁奖晚会上,这位居住在云贵高原南麓大山里已是白发苍苍却精神矍铄的78岁老人,这张写满沧桑的爬满皱纹的慈祥的脸上绽出微笑,她无愧于她获得的菜誉。当主持人介绍她的感人事迹时,全场投去敬佩的目光和热烈的掌声,令她激动不已。  相似文献   
75.
《浙江林业》2010,(2):36-36
经日本政府批准,中日民间绿化合作“小渊基金”2010年计划实施生态造林项目83个,项目资金援助总额8.3亿日元,项目区涉及全国28个省区市,合作领域涉及防沙治沙、石漠化治理、水土保持、水源涵养、海防林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青少年生态教育等方面,合作团体来自林业、青联、妇联、对外友协、工会、建设、环保等部门。  相似文献   
76.
本文用石漠化监测的实地调查资料,从巴东县石漠化的现状,以环境社会学的视觉,用史奈伯格的社会与环境辩证关系的理论来分析石漠化所引起的生态问题,找出这些生态问题对以后的经济增长潜在的限制因素。从而探讨环境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最有效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77.
信息高速     
《浙江林业》2006,(8):31-31
科学家分离出植物源抗病毒化合物;科学家发现治理石漠化“先锋植物”;云南石斛人工种植商机无限;灵宝用新技术振兴果业;神奇的竹炭[编者按]  相似文献   
78.
法斗乡立足石漠化程度高的实际,充分发挥境内有3万余亩南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素有“华盖木之乡”美誉的自然优势,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和建设绿色经济强省的历史机遇,把产业结构调整引人退耕还林,建沼气池,修水窖等基础设施建设上,大力开展石漠化综合治理、走“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建设产业化”的路子,鼓励群众在山顶上种生态林,在山腰上种经济林,  相似文献   
79.
在大力改善民生的同时,加快解决交通建设、水利建设、石漠化治理、污染防治等事关贵州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加力提速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  相似文献   
80.
桂西北地区由于自然、人为等因素导致严重的石漠化问题,是广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该地区的石漠化治理是广西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据此,着眼于桂西北地区独特的民族特性,在充分认识该地区石漠化产生的原因、现状、严重危害的前提下,对石漠化问题的治理路径进行探析,通过形成多元治理格局,即实现政府、社会组织力量、当地民众等的协同治理,来不断解决桂西北石漠化问题,建设生态广西,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