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7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88篇
工业经济   32篇
计划管理   177篇
经济学   61篇
综合类   153篇
运输经济   9篇
旅游经济   3篇
贸易经济   152篇
农业经济   25篇
经济概况   211篇
信息产业经济   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109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素有“香港诗侠”之称的孙重贵,在他的城市诗中,富有感情地朗读香港,对现代都市整体生存环境的朗读,读出了“执著的迷恋与情爱”;对现代都市个体生存状态的解读,读出了浮华背后的“美丽悲哀”。他的城市诗具有鲜明的本土意识和浓厚的地方色彩。  相似文献   
12.
经济学与诗     
我喜欢经济学,但不喜欢没有活气和血色的经济学。一个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是,理论家们为什么非要把文章写得那么枯燥?经济学教授们为什么非要把课讲得让人想睡觉?换一种表述方法如何?如果写文章实在不敢丢掉所谓“范式”,那起码在课堂上,在教师的语言里,掺些“沙子”总是可以的吧?  相似文献   
13.
陈凌云 《江南论坛》2006,(8):50-51,59
东坡有云:“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皆诗之余。”虽然将文学与书法分出先后关系似有失偏颇,然而这位集文学家与书法家为一体的大文豪却一语道出了书法与文学紧密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4.
王成文 《中国外资》2011,(16):249-249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是俄国的大诗人,他的创作揭开了俄罗斯文学发展史新的一页,奠定了俄罗斯十九世纪古典文学的基础,他的童话诗是其丰富创作中的一个晶莹璀璨的组成部分。本文概括介绍了作者的生平及主要童话创作历程和内容,通过对《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的主要情节的分析,揭示了普希金童话中孕育深刻的哲理——人类必须控制自己的欲望,否则一切将毁于一旦。  相似文献   
15.
郭中华是我刊的特约通讯员,所以有了比较多的交流和沟通,也就多了一层了解。原来知道他文章写得好,多次在不同刊物发表经验和理论文章,连续两届被我刊评为优秀通讯员,还获得我刊创刊25周年“十佳通讯员”.  相似文献   
16.
孙昊楠 《品牌》2014,(12):119-119
法常,号牧溪,南宋禅宗画家,蜀人,生于南宋开禧三年,卒于公元二十八年,享年八十五岁。法常年轻时受同乡前辈文人画家文同的影响,后从径山无准师范佛鉴禅师学习佛法,在这期间法常受禅林艺风影响研习禅宗画,其不同题材的画作都体现了直指本心,即心即佛的同一宗旨,以破坏的精神开放地把握传统内涵,将禅宗的人生观、审美观融入绘画创作,对后世的艺术创作留下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7.
钱浩君 《秘书》2015,(2):45-48
吴欢章先生读小诗、写小诗、论小诗,在小诗创作的各个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与他坚守自我、保持个性的态度不无关系。吴先生认为,"诗人个性的消失就意味着真诗的消失"。[1]他不拘泥于成法,强调诗歌艺术表现方式的多样化,因为"失去艺术的多样化,就失去了诗的魅力,也失去了时代生活的丰富性"。[2]正因为吴先生对诗歌艺术的独到见解,他的小诗创作也呈现出极大的张力。他的小诗清丽脱俗又精巧迷人,形式独特而内涵隽永,向读  相似文献   
18.
李乐 《商》2014,(6):74-74
唐诗作为封建社会文学艺术的巅峰之作,不仅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我们研究古代社会的重要资料。本文主要通过对唐代农业题材诗歌的梳理,把唐诗为切入点,以诗见史,论述唐代农业的现状,南北方农业的具体情况以及唐农业的特点。通过此论文让大家对唐朝农业的发展有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姚晨晨 《商》2014,(52):146-146
乾隆《御制诗集》包含四万多首诗文,涉及到战争、祭祀、巡游等多方面内容。这可作为研究清代政治、文化、乾隆思想等问题的重要史料。乾隆朝是清代发展的鼎盛时期,本文拟从当时社会、文化、政治以及乾隆个人四个方面来讨论乾隆咏边诗产生的背景。  相似文献   
20.
《湄江吟社诗存》第四辑是以咏新茶为题的二十首诗词构成的,在这些作品当中,"清"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汇。文章从历代茶诗中对"清"这一概念的不同阐释入手,对这组诗歌加以剖析,以期寻找新一代知识分子在茶文化这一领域内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连接点,并进一步探求他们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