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95篇 |
免费 | 3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财政金融 | 290篇 |
工业经济 | 28篇 |
计划管理 | 155篇 |
经济学 | 108篇 |
综合类 | 76篇 |
运输经济 | 2篇 |
贸易经济 | 110篇 |
农业经济 | 6篇 |
经济概况 | 123篇 |
邮电经济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10篇 |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35篇 |
2020年 | 53篇 |
2019年 | 17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10篇 |
2016年 | 8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17篇 |
2013年 | 27篇 |
2012年 | 28篇 |
2011年 | 23篇 |
2010年 | 26篇 |
2009年 | 25篇 |
2008年 | 42篇 |
2007年 | 43篇 |
2006年 | 97篇 |
2005年 | 85篇 |
2004年 | 65篇 |
2003年 | 76篇 |
2002年 | 53篇 |
2001年 | 35篇 |
2000年 | 41篇 |
1999年 | 48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94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在我国,证券领域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并不畅顺,大部分符合刑事追诉标准的案件仅被处以行政处罚,造成违法成本的低廉。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刑事与行政证明标准的差异,证据转换的困难,专业知识上的阻隔,以及监督的缺位等。建议通过推定方式转移公诉机关指控特殊类型证券犯罪的部分举证责任,减轻公诉机关的举证负担;根据不同证据的特点,完善行刑衔接证据转换规则;加强证券监管机构与公安机关、检察机关的沟通协调,建立信息共享及工作交流机制;增强规范执行力,确立有效的案件移送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22.
证券监管体制是指一个国家通过立法设立或认可的对该国证券行业进行制度化管理,控制与协调的整个体系。进一步完善我国证券监管体制将对我国的证券业的健康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3.
新年一到,中国股市迎来了大变化。1月6日,央行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降低社会融资实际成本,这着实给股市烧起了一把火。更为重要的是,新修订的证券法将于2020年3月1日正式施行。 相似文献
24.
现行《证券法》颁布多年,已跟不上资本市场发展的需要,主要存在以下问题:"证券"调整范围过窄,一些影响市场发展的重要问题及创新业务未纳入规制,惩戒力度过轻,投资者保护规制不清,行政执法与司法缺乏有效衔接,执法手段不足等。本文在深入分析《证券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监管视角提出了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25.
2006年的情人节,日本互联网集团活力门(Live door)原总裁兼董事堀江贵文过得可并不浪漫,他和活力门的另外三位高管已经被捕一个多月,并在情人节前夕被控违反证券法。然而,这个“违法分子”曾被认为是创业者心中的偶像、日本的网络新贵,被捕前还是日本经济产业界的风云人物。 相似文献
26.
一、股份支付的确认和计量
我国《证券法》、《公司法》和《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等规定,企业可以通过股票期权等权益工具对职工实行股权激励,已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允许建立股权激励机制。《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依据上述法律规定,规范了此类股权激励办法的确认、计量和列报。 相似文献
27.
证券交易委员会作为资格最老的独立联邦政府机关之一,拥有行政规章制定、行政管理、执行和司法职能,正是这种职能的多样性使之得以以多种方式影响联邦证券的发展。 相似文献
28.
我国于2005年5月实施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股权分置改革,并促使我国股票市场顺利转型。同年,新《公司法》和新《证券法》出台,2006年我国证监会和国资委有关企业股权激励实施和管理法规出台并实施。在上述法规制度的推动下,曾经阻挠我国企业实施股权激励的制度障碍被逐渐清除,企业对股权激励的热情空前高涨。在2006年至2010年间,共有一百多家企业(终止实施的公司除外)实施了股权激励,但是,股权激励的实施结果却备受质疑。 相似文献
29.
2002年1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受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侵权纠纷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广大股民望眼欲穿的通过法律途径寻求证券民事赔偿的大门,终于打开了一条缝。近几年来,我国股市“造假”欺诈股民之风愈演愈烈,严重阻碍了我国股市的健康发展,损害了广大股民的合法权益,挫伤了中小投资者的投资积极性。1998年,“红光事件”中的几十位股民向造假者讨说法,不料被法院裁定为“不予受理”。2001年,“银广厦事件”中的受害股民又拿起了法律武器,将“银广厦”告上法庭,但正当有关法院准备正式受理时,最高人民法院却向全国各级法院下 相似文献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