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1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34篇
工业经济   2篇
计划管理   114篇
经济学   83篇
综合类   285篇
运输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137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18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91.
本文扼要介绍了乔姆斯基生成语法的基本观点及其对语言学的贡献,重点评述《句法理论的若干问题》,以便人们更清楚地了解乔姆斯基语言哲学思想发展的主要脉络。  相似文献   
92.
语体是特定的话语领域跟特定的语言表达方式相结合而形成的固定化的语言使用样式。从语法研究的角度看,语体是一个层级系统,同时又是一个原型范畴。口语语体和书面语语体有着重大的语法差别,在语法研究中必须增强语体意识,正确区分不同层次的语法现象,分别加以研究,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  相似文献   
93.
听力过程是通过声音反复刺激,引导听者在自己的大脑获得有关信息,并作出相应反应的复杂过程,它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同样,对于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中国学生来讲,由听懂到作出反应,仍是大脑活动的一个复杂过程,它需要语音知识、音位知识(有关话语中的语言知识)、词汇量、词法、句法、语篇知识、语义规则、社会文化知识、逻辑知识和有关世界万物的一般知识为基础。  相似文献   
94.
文章结合一些汉译英句译实例。从学生的角度,通过比较分析等手段阐释出在英语句组构过程遇到的一系列困惑,从语义、认知、识解等语言学领域剖析其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5.
语体是特定的话语领域跟特定的语言表达方式相结合而形成的固定化的语言使用样式。从语法研究的角度看,语体是一个层级系统,同时又是一个原型范畴。口语语体和书面语语体有着重大的语法差别,在语法研究中必须增强语体意识,正确区分不同层次的语法现象,分别加以研究,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  相似文献   
96.
广告英语中的修辞运用。不仅有其高雅的语言艺术价值,而且有超乎寻常的商品促销实用价值。现代广告英语简洁精炼,渲染力强,集意念与美感于一身,常常巧妙地形成独特的意境,字简意切、无可移易,有时还可造成超脱寻常文字,寻常语法,甚至寻常语言逻辑的新形式,使广告字值千金。  相似文献   
97.
文章以艺术符号论中艺术活动的特点为理论依据,结合实践经验,从教学活动的表层、中介层和深层出发,对日语语法课程教学进行了研究、分析与改革,提出了教学改革尝试的新思路,使交互式情景语法教学起到激发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尤其在加强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培养教学方面具有一定指导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8.
朱德熙先生1982年出版了<语法讲义>,这是作者1961至1962年在北京大学讲授现代汉语语法(二)这门课程的讲义,可以说是他个人的集大成之作.此书以详实的例句和清晰的脉络着重分析了几种常见的句法结构(词组),为1985年在<语法答问>中词组本位理论的系统展开奠定了基础,同时此书对语法单住、词的构造、词类问题、特殊句式、单复句、省略和倒装等问题也作了相应阐述,为现代汉语语法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理论和方法上的借鉴.本文试就<语法讲义>中的变换分析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9.
《新智慧》2009,(2):I0017
有这样一篇文章,能看懂的人,是一个字——“强”;能写出来的人,是两个字——“很强”;别人读出来,你要能听懂的话,那是四个字——“相当的强”。这就是被网友广为转载的文言文《施氏食狮史》。  相似文献   
100.
大学英语语法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红改  高曼莉 《价值工程》2010,29(14):176-176
本文着重介绍了一种融语法讲解于写作、阅读和口语教学,让学生们轻松掌握枯燥无味的语法知识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