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45篇
工业经济   10篇
计划管理   51篇
经济学   487篇
综合类   108篇
贸易经济   69篇
农业经济   7篇
经济概况   110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劳动和资本的关系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核心话题。在对分工协作和机器大工业的政治经济学考察中,马克思深刻揭示了生产工人从"局部工人"向"总体工人"转变的逻辑。"总体工人"是由片面的"局部工人"社会地结合而成的一个总体性存在,它是在协作之中生成的一种有机的生产关系,它顺利地实现了生产活动在时间上的继起和空间上的并存。"总体工人"的出场一方面充实了无产阶级队伍、扩大了剥削材料、延展了剥削范围、构筑了严苛的劳动和工资等级制度;另一方面又未能实质性地改变阶级关系,"总体工人"依旧是自由的一无所有者、剩余价值的生产者或人格化的剩余劳动时间。在政治经济学批判语境中,马克思创造性地提出了"总体工人"的概念,不仅为我们理解当代资本主义的劳资关系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理论参照,也为我们展望人类未来前景提供了一个可靠的方向指引。  相似文献   
32.
当前全球货币金融一体化程度不断加强,虚拟资本数量不断增加,虚拟经济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并对实体经济产生着日益重要的影响.深入研究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有利于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认识和研究当代虚拟资本和虚拟经济,提高驾驭虚拟资本的能力,防范金融危机,进一步促进虚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3.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机器和资本在农业中的使用是形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直接原因,收入和教育状况决定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方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仅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同时也开拓了工业所需要的国内消费市场,发展教育和治理贫困是大工业的必然要求。重温马克思的这些经典理论,对我们认识现阶段劳动力转移的新特征,探索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内在规律,加快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机制体制创新,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4.
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资本论》在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它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重要的著作;同时又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最重要的著作,《资本论》使唯物主义历史观成为科学地证明了的原理;它还是论述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的基本的著作。马克思主义是一块整钢,这具体体现在《资本论》这本著作上。  相似文献   
35.
近五年来,因全球金融危机爆发,西方国家再次掀起了一股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热潮,尤其是《资本论》引起了学者们的高度关注。面对危机,西方学者意识到要解决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就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分析方法。西方学者开始重新阅读马克思的著作,以期能从中发现危机产生的根源,找到应对危机的有效方法。但近年来西方国家出现的"《资本论》热",并不意味着围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争论将从此尘埃落定。  相似文献   
36.
资本论》所揭示的科学理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也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重要理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它与包括《资本论》在内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37.
正当我们为中国经济崛起而欣喜和自豪时,一场震撼美欧并冲击中国的世界性经济危机突如其来。在世界各国以巨大投入化解和缓解这场危机之时,对于刚刚步入市场经济运行轨道不久的中国来说,人们自然而然地要思考和回答经济危机的深层成因究竞是什么的问题。其实,对此问题,马克思《资本论》中的“危机成因论”,早在100多年前就有了科学的结论。就目前世界各国所实施的救市举措而言,仍然是沿用了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的所谓“国家干预论”。然而,  相似文献   
38.
学界对《穆勒评注》的研究多聚焦于交往异化问题,然则还可从下述维度解读:《穆勒评注》是马克思考察私有财产货币形式的历史生成过程、对货币本质之谜进行科学探索的重要文本。在《穆勒评注》中,马克思基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私有财产主体本质的揭示,批判了英国国民经济学家的错误货币观,运用辩证法揭示了货币范畴的历史性,将其本质聚焦到对价值范畴的理解上,表明货币是价值生产的产物。《穆勒评注》暗含了对货币本质的科学思考,借助这一重要思想基础,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进一步澄清了“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具有社会性的私人劳动”的表现形式,是“需要被迂回表现的劳动时间”,即劳动和产品互相交换的普遍中介。“价值”通过形式运动,从简单价值形式直至发展为货币形式,即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继而成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生产关系,由此解开了货币本质之谜。  相似文献   
39.
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精华,它不仅揭露了资本与劳动的对立,科学论证了资本剥削的秘密,更重要的是研究了商品经济和生产社会化条件下的客观经济规律,揭示了这些规律的客观要求。只要存在商品经济和生产社会化这些条件,这些规律就必然要发生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市场化的商品经济。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离不开研究以商品经济和生产社会化为条件的各种经济规律。而要掌握这些经济规律,就必须认真学习马克思的《资本论》,它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理论宝库,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当从中汲取宝贵的理论营养。  相似文献   
40.
李月华 《老区建设》2022,(17):35-41
在中国近现代翻译出版史上,郭大力凭借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刻苦的钻研在48年里完成了几百万字古典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经典原著的翻译工作。他翻译出版了《资本论》《剩余价值学说史》首个中文全译本。这两个译本因高质量的翻译长时间被广泛传播,从而奠定了他在红色翻译领域的杰出地位。郭大力的红色翻译出版事业加强了中国共产党思想建党的理论武装,助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大众化传播,也为中国的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科建设奠定了基础。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无法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