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95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7篇
经济学   22篇
综合类   8篇
贸易经济   20篇
农业经济   15篇
经济概况   2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完善农村金融机构,建立广覆盖、多层次的农村金融体系,不仅有利于进一步规范农村金融市场,而且有助于解决农村资金流失问题。目前中国已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时期,而农业的高风险性使农业投资不足,再加上农村基础设施差、经济发展水平低,资本的逐利性使农村积累的资金通过金融机构流失到城市,成为阻碍农村经济快速均衡发展的最大障碍。作为农村资金流入和流出的主渠道,中国农村金融机构目前存在层次划分不清、覆盖率较低,农村金融服务需求难以满足的问题。有统计数据显示,非正规金融满足农户需求的贷款量是正规金融机构的约4倍。  相似文献   
182.
正没有任何基金能够从天上带来高收益。诸如余额宝之类的货币市场基金,至少有三大风险:一是许诺收益太高最终无法兑现,形成庞氏游戏。二是监管新规出台,大幅度削弱基金短期赚取高收益的能力和空间。三是一旦基金严重期限错配又没有资格获得央行援助,就只好关门大吉。——中国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本刊编委向松祚  相似文献   
183.
"资本流动偏好"是指资本流动具有趋利性,资本会自发流向收益高的部门和地区."资本流动偏好"是农村资金外流的主要原因.减缓我国农村资金外流必须依据"资本流动偏好"规律,从改善农村投资环境、完善金融机构职能等方面入手,以促使资金向农村回流.  相似文献   
184.
随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当前农村信贷“弱化”问题显得十分显眼,资金供求矛盾突出,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村资金外流严重,信贷支农资金匮乏,农村信用社历史包袱沉重,农村信贷“非农化”严重等问题必须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对此笔者建议:一是实施农村信贷服务“倾斜”政策。国家的财政和货币改革应继续向农村地区倾斜,人民银行应继续增加支农再贷款的投放额度。针对农村信贷资金缺口大的问题,农村信用社一方面应积极拓展筹资渠道,另  相似文献   
185.
梁峰 《中国改革》2006,(3):56-57
农业投入不足、资本短缺目前正困扰着我国农业的发展。农户和乡镇企业从国家银行系统取得的贷款额度从1995年以来一直处于下降的趋势。在最高的年份也没有达到17%。农村信用社资金外流严重,正规资本从农村撤退导致农村金融市场产生禁闭,使农村无限供给的廉价劳动力不能在农村与资本结合。  相似文献   
186.
当前,农村资金流向“非农”领域制约了农村信用社的信贷支农实力和农业及农村经济的发展后劲,应该引起高度重视。据调查,自1995年以来,仅山东日照市农村资金流向城市和非农产业的数额就高达20亿元以上,2001年,全市农村资金外流超过5亿元。一、农村资金外流的主要途径1、邮政储蓄已成为近年来农村资金外流的主渠道。自邮政储蓄开办以来,日照市邮政储蓄机构在人民银行的转存款余额已经达到13.8亿元,有超过10亿元的资金来源于农村。近年来,邮政储蓄吸收农村资金的势头越来越猛,存款增长量逐年递增,连续三年超过农…  相似文献   
187.
破解农村地区生产要素单向流出难题,促使城乡之间的要素平等交换和双向流动,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一环。本文基于2005—2015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探讨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资金外流的影响及内在机理,并进一步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视角分析农村资金外流带来的影响。结果表明:首先,财政支农支出通过增加农民收入和扩大城乡资本边际生产率差异使得农村资金外流加剧,且这一效应在市场化程度较低和人口流出的地区更为显著。其次,农村资金外流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U”型关系,当前中国部分地区农村资金外流规模已越过拐点,即农村资金外流扩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最后,通过调节效应模型将三者置于同一分析框架发现,农村资金外流会削弱财政支农支出的支农效果。  相似文献   
188.
2010年以来,我国农信社改革进入了全面股份制改革阶段,作为我国县域金融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这一改革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是一个有待探讨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文章利用历年收集的全国金融机构的金融许可证信息来识别全国范围内农信社改制进程,采用1549个县(市、旗)在2011-2018年期间的数据,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系统评估了农信社股份制改革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信社股份制改革对县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机制为农信社股份制改革能够抑制资金供给不足的县域的资金外流,促进县域资本积累和提升县域投资效率。地区异质性分析发现,在中部和西部地区农信社股份制改革促进了县域经济增长,而在东部地区则表现为“脱农离小”和加速县域资金外流。文章的研究拓展了对农信社改革绩效的研究,为我国正在进行的农信社改制工作和今后的政策调整提供了一定的决策依据,同时对新阶段县域经济的平衡充分发展具有重要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89.
孙希芳  王晨晨 《财经研究》2022,48(4):154-168
2010年以来,我国农信社改革进入了全面股份制改革阶段,作为我国县域金融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这一改革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是一个有待探讨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文章利用历年收集的全国金融机构的金融许可证信息来识别全国范围内农信社改制进程,采用1 549个县(市、旗)在2011-2018年期间的数据,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系统评估了农信社股份制改革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信社股份制改革对县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机制为农信社股份制改革能够抑制资金供给不足的县域的资金外流,促进县域资本积累和提升县域投资效率。地区异质性分析发现,在中部和西部地区农信社股份制改革促进了县域经济增长,而在东部地区则表现为“脱农离小”和加速县域资金外流。文章的研究拓展了对农信社改革绩效的研究,为我国正在进行的农信社改制工作和今后的政策调整提供了一定的决策依据,同时对新阶段县域经济的平衡充分发展具有重要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