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计划管理   5篇
经济学   7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1篇
农业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9 毫秒
21.
许家伟  乔家君 《乡镇经济》2009,25(10):26-29,33
居住条件是反映居民基本生存状态的重要指标之一。文章通过对巩义市三个类型村庄210份农户调研数据的分析,试图找出山地丘陵区农户迁居的影响因素和迁居模式。建议农村居民点建设应从农村实际情况出发,合理保留农村景观。  相似文献   
22.
农村女性在城镇的非农就业及迁居意愿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在农民向市民转化的过程中,女性作为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家庭决策的重要参与者,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本文以2004年对江苏省3个地区12个城镇的实地调查为基础,对农村女性在城镇的非农就业及迁居意愿进行了分析。结论表明,已有相当比例的农村女性具有明确的迁居意愿,而越是教育程度高、非农工资高、非农工作年限长、未婚的年轻女性,越倾向于迁居城镇。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应关注农村女性的就业、教育和培训,提高女性的就业竞争能力和适应城镇生活的能力。  相似文献   
23.
刘娅 《农业经济》2022,(1):76-78
城乡融合加速了城乡人口的流动,尤其是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规模不断增加。农村迁居人员作为城乡融合进程中的特殊群体,其能否实现稳定就业是其融入新环境的关键。促进农村迁居人员就业,需从主观努力和外部支持两方面入手,一要增强农村迁居人员的就业意愿和就业能力;二要优化城乡融合政策、社会、文化环境,为农村迁居人口顺利就业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24.
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综合家庭生命周期理论、交换理论和行为主义迁居理论,使用多元二分Logistic模型和描述性统计方法,从内部和外部压力两个方面,探索影响郊区工业新城居民迁移意愿的因素,发现高收入、高受教育程度、未婚和家里有未成年人的家庭更倾向于迁居,而开发区居住区住房户型、产权和通勤便捷度,以及商服公共设施也是显著的外部因素,在此基础上对如何提高此类型区域的“宜居性”,从居住角度减少人才外流提出了相关建议,以对郊区工业新城居住空间的营建及可持续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5.
准确揭示村庄迁居安置意愿的空间特征及其与村庄通达性的关系,对于推动乡村聚落体系重构和合理发展就地城镇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选择淮安市为研究区,以全样本行政村调查数据和交通网络数据为支撑,利用描述统计分析、GIS空间分析与表达、熵权-TOPSIS模型等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①村庄迁居安置意愿(Y)空间差异不甚明显,而货币迁居安置意愿(Y1)的空间差异高于实物迁居安置意愿(Y2)。Y、Y1和Y2都存在空间自相关现象。②外部连通性对村域综合通达性(Ci)的贡献最大,Ci呈现明显的空间差异特征,市域北部平原村庄Ci高于南部低山丘陵和中部河网密布地区村庄。③Y1、Y2和Ci在市区和县城周边都表现出明显的圈层分异特征。其中,Y1是内圈低外圈高,而Y2和Ci是内圈高外圈低。④在迁居安置意愿与通达性的空间耦合关系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