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3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3篇
财政金融   942篇
工业经济   44篇
计划管理   426篇
经济学   590篇
综合类   277篇
运输经济   4篇
旅游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496篇
农业经济   94篇
经济概况   309篇
邮电经济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118篇
  2013年   133篇
  2012年   189篇
  2011年   196篇
  2010年   212篇
  2009年   245篇
  2008年   229篇
  2007年   234篇
  2006年   219篇
  2005年   222篇
  2004年   253篇
  2003年   222篇
  2002年   194篇
  2001年   130篇
  2000年   105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液,是资源配置的主要渠道,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作为体现先进生产力的重要产业之一,在国民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金融机构作用发挥得好,就能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和效益;发挥不好,就会产生金融风险和经济危机,阻碍和破坏生产力的发展。推进信贷经营管理机制创新信贷资金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资源,信贷经营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决定信贷经营管理效率和信贷投向的机制和制度本身也是一种生产力。我们信贷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根据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最新发展和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  相似文献   
122.
实行客户经理制.是现代商业银行按照“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效益为目标”的原则,全方位、立体化、高效率服务于客户,开发、营销金融产品的经营管理机制。它既是商业银行经营机制转变的需要,也是服务理念的创新和业务创新的一项具体内容,更是商业银行建立新型市场营销体系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23.
论我国地方财政运行中的道德风险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财政分权改革中,地方政府逐渐成为相对独立的公共实体。由于我国现行体制下,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隐性财政担保关系缺乏有效的风险约束机制,引致了地方财政运行中道德风险蔓延,提高了我国的财政风险。防范地方政府道德风险需构建风险约束机制,并在改革进程中进一步完善财政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24.
商业银行使用抵押物引发的社会效率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抵押物是银行贷款合同中的重要条款,传统的信贷理念认为,抵押物在银行的贷款合同中扮演着维持信贷市场纪律的角色,银行获得抵押物的保护越强,其提供的贷款就会越多。然而在社会效率价值取向上,在抵押物的保护下,银行缺乏项目风险筛选的激励,银行应该承担更多的项目风险信息甄别责任,银行在贷款合同中的抵押物要求应该被适当地限制,而不是现在通行的银行受到抵押物过度的保护。  相似文献   
125.
存款保险制度的理论依据和实施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关于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讨论已有明确的结果,我国存款保险的推出也似乎仅仅只是时间问题。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对海外存款保险制度实施效应进行分析,从金融发展、金融稳定、市场惩戒和风险管理等方面,探讨了存款保险制度在处理银行倒闭、保护存款人利益、维护金融体系稳定方面的有效性及设计不当的存款制度存在的各种风险,旨在为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构建给予启示。  相似文献   
126.
信息不对称与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量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上市公司应该避免采用股权再融资方式筹集资金,以减少对公司价值产生的负面影响。但是国内外仍有不少上市公司采用股权再融资,我国还呈现强烈的股权再融资偏好,这说明上市公司采用股权再融资存在一定理论依据。运用信息经济学理论,从信息不对称角度对此现象进行解释,结论为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给上市公司采用股权再融资方式找到充分的理由。我国不合理的制度背景,产生更加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造成我国上市公司强烈的股权再融资偏好。  相似文献   
127.
存款保险制度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万军 《上海金融》2004,(7):54-55
存款保险制度已经成为当今大多数发达国家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上公认的金融安全网的基本要素之一。本文在分析现代银行业部分准备金制度所具有的内在不稳定性的基础上.讨论了存款保险制度的功能及可能带来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并提出了建立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若干设想。  相似文献   
128.
辛珣  金丽红 《上海金融》2004,(11):61-62
信息经济学认为,市场交易双方拥有的市场信息是不对称的。在这种市场中,拥有更充足信息的一方为了自身的利益将损害另一方的利益,导致资源配置的无效率,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本文以保险业为例.分析信息不对称如何影响保险业的健康发展,以及应该采取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9.
存款保险法律制度利弊之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存款保险法律制度是直接针对银行挤兑和破产倒闭而设计的,目的在于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增强公众对银行体系的信心,减少挤兑的可能性。我国建立该制度,将有利于维护金融安全,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完善银行的退出机制,从而提高金融业的效率。  相似文献   
130.
<正> 1997年以来,巴塞尔委员会先后出台了《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和《新资本协议》,显示了全球范围内对金融风险和金融监管的高度关注。为此中央多次提出要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这些对中国金融监管都提出了更新更高要求。在此过程中,金融审计作为金融监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合理定位,有效协调,形成监管合力,成了急待研究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