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15篇
工业经济   9篇
计划管理   48篇
经济学   40篇
综合类   42篇
运输经济   16篇
贸易经济   47篇
农业经济   40篇
经济概况   169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打造长江上游金融中心,是“科学发展,富民兴渝”的基础,也是重庆心中的一个大梦,是3千万重庆人民无限追求的一个目标,虽然不是终极,也是终极的组成部份。如今,众多外资银行金融业入渝,是国家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的重要举措。为此,世界500强企业有200家入驻重庆,带来的世界震撼,把重庆推向了快速发展的高速路,如同八月份在伦敦举办奥运会的格言,“更快、更高、更强”。所以,打造长江上游金融中心,重庆已作好准备,并启动金融巨轮,鸣放礼花。  相似文献   
102.
西部大开发是一场马拉松,参与其中的“队员”,耐力比爆发力更关键。在两个十年的交汇点上,西部各城市都设计了一套新标签.例如在金融领域,重庆提出要做“长江上游金融中心”,成都亮出了“典型中国西部之心”的城市定位,打造“西南区域金融中心”。  相似文献   
103.
乌江,贵州第一大江、长江上游右岸最大支流,发源于贵州乌蒙山区,全长1037千米,天然落差2124米,多年平均年径流量534亿立方米,是水资源富集之所,为我国13大水电基地之一,被称为中国“水电富矿”。  相似文献   
104.
50年后.当我们的科技、经济、生态环境完全协调发展之后.当我们乘“天梯”登上万里高空俯瞰西部大地时.长江上游干流和三峡工程已变成“小桥流水”.重庆、成都、西安和秦岭、峨嵋、神农架已变成“山林人家”.中国的西部岂不是最美好的人间天堂吗?[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5.
长江上游经济带发展思路及政策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长江上游经济带是我国第五增长极,是西部开发的火车头。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思路,实施相应的配套政策,培育长江上游增长极,增强地域整体实力,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从而加快长江上游经济带的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及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6.
渝中区扩大开放路在何方?渝中区如何突破地域、空间的限制?近日市民闵世刚建议:找准极核定位,打造内陆香港。制约:发展相对饱和闵世刚表示,渝中区最大的制约在于:其发展达到相对饱和,由此形成了地域、空间的限制。俯瞰渝中,形似半岛,成了高楼摩肩接踵、资源最密集之区。发展达到顶  相似文献   
107.
《今日重庆》2012,(1):16-19
2007年3月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参加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重庆代表团的审议时发表重要讲话,对重庆提出了建成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三个定位”,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大目标”和建设社会主义新衣村、加快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城市建设管理“四项任务”(简称“314”总体部署)。  相似文献   
108.
《机电产品市场》2007,(4):73-73
一座让世界瞩目的城市,一个富有三千年巴渝文化底蕴的历史名城,一个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一个正在打造的长江上游经济中心,一个世界最大的内陆山水城……  相似文献   
109.
110.
上海打造国际文化大都市对重庆文化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的中国,伴随着国内一些城市建设国际大都市步伐的加快,新一轮城市文化建设的高潮正在掀起。建设文化高地是重庆市政府提出未来五年加快建设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要实现的“六大西部领先高地”之一。上海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前沿阵地,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提出了“文化建设必须与经济建设相配套,文化发展一定要同社会发展相一致”的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建设之路。借鉴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建设经验对于加速提升我市文化发展水平,加快打造内陆开放型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