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6篇
工业经济   3篇
计划管理   27篇
经济学   12篇
综合类   29篇
旅游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12篇
农业经济   7篇
经济概况   64篇
信息产业经济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本文解读了魏晋时代陶渊明的田园诗,认为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魏晋诗歌在陶渊明那里达到了高峰。第一,解析了陶渊明诗歌赞美劳动的根源在于他的平民本色;第二,陶渊明诗歌抒写劳动美的载体就是田园诗歌;第三,陶渊明诗歌讴歌劳动美的社会寄托,即"桃花源"式的理想社会。这说明他的创作已自觉地由士大夫文化空间转向平民文化空间,从而拓展了田园诗的美学境界,展示了劳动美深厚的内涵。  相似文献   
112.
名城赏菊     
冯新生 《中关村》2012,(12):120-121
"她"始终没有忘却:自己不过是草本植物而已,能保持内心超逸、外貌超脱,便足够了,得失荣辱,任由他人论短长吧!  相似文献   
113.
北宋文学家欧阳修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可见《归去来兮辞》在文学史中的地位。《归去来兮辞》是一篇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豪迈宣言,陶渊明以诤心慧眼来透视生活,用生花妙笔来点化景物,通过无拘无束的乡间生活的再现和云淡风清、明净如洗的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崇尚自然、追求自由的浪漫情怀,也反映出诗人厌恶官场、远离世俗的孤傲之态。经久以来,人们谈论《归去来兮辞》,  相似文献   
114.
金丹 《经济》2012,(11):176
听说最近有本《酒杯里的中国》要出版,讲得都是酒场中的门道儿。诚然,酒里从来就不缺故事。还有人专门把敬酒词令写成一本书。我曾经在酒桌上见过能言善辩之人,喝每一杯酒之前都出口成章,不论是自己喝还是敬别人都能说出一堆理由来,轻重拿捏得恰到好处,此人是接待办主任。  相似文献   
115.
桃花湖游记     
桃花湖,天下不知有多少个桃花湖,更不知桃花湖的原型在哪里.我以为桃花湖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所述一个世俗的渔人偶然进入与世隔绝之地的奇遇记,虚构了一个自给自足,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寄托了作者希望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的愿景.  相似文献   
116.
《中国西部》2012,(11):16-21
《桃花源记》。一篇只有320字的散文能流传1500多年,家喻户晓,传唱不衰。因为这类经典的散文总是说出了一种道理,蕴涵着一种美感,让人一开卷就沉浸在它的怀抱里。《桃花源记》点出了国人心灵深处的桃源梦,并引领无数的后人跟着陶渊明描绘的桃源美景去寻找桃花源,发现桃花源,深信桃花源。"田园将芜,胡不归"真正的桃花源是我们自己心中的梦想,需要耐心去寻找。只要心里能够酿造出这样的美酒,在现实中何愁找不到这样的镜像呢?它可以是国内某处的乡村,可以是雪域江南,或是武陵仙山。只要有快乐的心情,在路上我们总能找到一处能让身心小憩的世外桃源。  相似文献   
117.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陶渊明的这首《饮酒》描绘了一幅平淡、恬静的美好画面.  相似文献   
118.
夏目漱石是日本明治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被称为“国民大作家”。他自幼爱好汉诗、学习汉诗,是日本明治以来少有的汉诗人,并深受我国晋代著名诗人陶渊明诗词的影响。文章通过比较文学研究的方法,探究夏目漱石汉诗创作中对陶渊明诗词在诗文情趣中意境营造、诗文构成和意向选取三个方面的接受情况,揭示中日两国文学发展中的联系和影响,为夏目漱石对中国古典文化接受情况的研究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19.
上游湖轶事     
正上游湖位于高安市的西北角,是赣中的绿珍珠,江南的水凤凰,与葱葱郁郁的华林山脉相依相偎,幽静清秀,风姿隽丽。多少厚重馨香的人文历史,多少优美动人的神话传说,都融入在这一湖碧波中,流向四面八方,飘往历史的永远。~~~~~~1~~~~~波光粼粼的岁月,曾经写满了暴风骤雨。上游湖周边的莽莽群山,竟是由一块块巨石堆积而成,据说有9亿多年历史,形成于新元古代  相似文献   
120.
秦艳荣 《价值工程》2011,30(33):175-175
陶渊明和梭罗分别为中、美两国文学史上以"隐逸"著称的文学家。本文通过对陶渊明田园生活与梭罗湖畔生活的分析,来探求他们自然观中的异中之同,同中之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